宫中值班太监不能在宫内做饭,每到吃饭时间,只能吃自带的冷餐,而宫女则可以起火,于是太监们便托相熟的宫女代为温饭,久而久之,宫女与太监结为相好,称作"对食",又作"菜户",意思说不能同床,只能相对吃饭,互慰孤寂而已,事实上与外间夫妇无异。明初,这种现象还是偷偷摸摸的。到了万历以后,则是公开的了。如果有宫女长时间没有找到伴,甚至还会被其他宫女们取笑为"弃物"。一旦宦官与宫女两情相悦,还有热心而甘当媒妁的人为之撮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宫中低级宦官无力娶妻纳妾,宫女又很少有机会被皇上临幸,宦官和宫女便只有自己寻求安慰。
客氏一入宫,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又会卖弄风情,很快就成了太监们追逐的"热门货"。客氏原与太监魏朝"对食",可魏朝是王安的得力助手,事情多,陪客氏的时间也就少,魏忠贤乘虚而入,使魏朝坐了冷板凳。二魏相比,客氏更喜欢憨直爽快的魏忠贤,便一心与他来往。
有一次魏忠贤正与客氏亲热,被突然回来的魏朝撞见,两人当即你一言我一句地吵骂起来,惊动了皇帝。魏朝说忠贤霸占他的妻子,忠贤说魏朝的对食不是正式的,客氏本侯二的妻子,应该大家可以结欢,不限定一人独占。两个太监在皇帝面前吃醋争闹,熹宗却一点也不动气,反而呵呵大笑。有这样无礼的内监,自有这种呆鸟的皇帝,君臣间的礼节威仪至此扫地以尽了。
皇帝不管二魏谁对谁错,他关心的只是奶妈的幸福。他问奶妈说:"客奶,你只说要谁替你管事,我替你断。"客氏也是个敢作敢当之辈,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多年的"夫妻"魏朝恩断义绝,毫不犹豫地把手指向了魏忠贤。
熹宗瞧见情形便道:"朕知道了。今晚应三人分居,明日朕替你断明。"三人遵旨自去。谁料到第二天,熹宗竟然颁下谕旨,撵魏朝出宫。魏朝无可奈何,空落得短叹长吁,垂头自去。客氏真是毒辣,想出了一条斩草除根的计策,令魏忠贤假传圣旨,将魏朝遣戍凤阳,并密嘱该处有司待魏朝到戍后勒令缢死。有司奉令遵照执行,魏朝死于非命。
"奉圣夫人"的威风
古人说皇帝长于奶妈之手,由于奶妈在皇帝幼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位后的皇帝对奶妈的礼遇也是很厚重的。熹宗登极半个月以后,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其子被任命为锦衣千户,这倒是有例可循。
东汉时,安帝封奶妈王圣为"野王君",顺帝封奶妈宋氏为"山阳君",灵帝封奶妈赵娆为"平氏君";北魏太武帝生母早死,尊奶妈窦氏为"保太后",继之文成帝也尊奶妈常氏为"保太后",次年又尊为"皇太后";唐中宗封奶妈干氏为"平恩郡夫人",封奶妈高氏为"脩国夫人";唐睿宗封其子(玄宗)的奶妈蒋氏为"吴国夫人",封莫氏为"燕国夫人";元朝时,元世祖封皇子燕王的奶妈赵氏为"豳国夫人",封奶妈的丈夫巩性禄为"性育公";元文宗封奶妈的丈夫为"营都王";元成宗封奶妈的丈夫为"寿国公";元仁宗封奶妈的丈夫杨性荣为"云国公";元英宗封奶妈忽秃台为"定襄郡夫人",封她的丈夫阿来为"定襄郡王";明成祖封奶妈冯氏为"保重贤顺夫人";明仁宗封奶妈为"诩圣恭惠夫人";明宣宗封奶妈李氏为"奉尚夫人"。
皇帝与奶妈之间的感情联系是难以割断的,奶妈的影响力在这种乳子顾念恩情的气氛中发展,成为攀龙附凤者的重要渠道。奶妈恃宠而骄,做出非法之事,历代也不乏其例。西汉武帝的奶妈,在宫外做了犯法之事,汉武帝打算法办,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告诉她:"当皇帝宣你去,下令法办时,你不要说话,只要在临走时再三回头看看皇帝就好,这样子或许能救你。"奶妈照着东方朔的话去做,站在武帝身边的东方朔开口了:"你还看什么?现在皇帝还要吃你的奶吗?"汉武帝听后,想起奶妈哺乳的恩情,便下令赦免了她的罪。
汉安帝时,其乳母王圣母女和宦官江京、李闰等勾结在一起,诽谤太后,打击太后的家族,煽动内外,任性而为,曾逼得宰相杨震服毒自杀,最后把太子也废了。东汉灵帝的奶妈赵娆也侍宠而骄,她跟宦官曾节、王甫有仇,便设法陷害曾、王而将之下狱,可见其嚣张跋扈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