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节:大结局:朱由检接下烂摊子(4)

大明悲歌:血染天启王朝 作者:木梓


与此同时,崇祯帝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中国的传统政治中,新的权力布局,政治变革总是从平反冤狱开始。此举既能打倒旧势力,又能收复民心,争取舆论。他全面考核官员,禁止大臣结交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太监。此外,他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系列有胆有识的举措,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看到了明朝中兴的希望。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小皇帝,在清除阉党中表现出的老练成熟,的确应该给人们这样的期待。

实际上我们从史书上可以分析出,除去魏忠贤只是皇权的一种牛刀小试,并看不出崇祯有比别的皇帝高明多少的地方。此法对励精图治的历代帝王而言,并不新鲜,前朝的功过是非总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另外,从权术上而言,打倒一批旧的,再扶持一批新的,更利于控制。但是,在当时的帝国臣民中,充满了对皇帝天纵英明、深谋远虑的热烈赞叹。在当时和后来的各种书籍、奏折、上书、对话、笔记甚至是民间传说、戏曲文艺,乃至是今天历史学家的各种著作中,我们都能找到对崇祯的这种赞扬。置身于如此多的热烈赞扬中,要不飘飘然,平心而论是很难的。从崇祯一生的行事来看,我们显然可以看出,他并不具备这种定力。崇祯的自我膨胀应该是从他除去魏忠贤开始的。

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魏忠贤时代结束不过短短几年,大屠杀呼冤号痛的声音,仍在耳际,一个小型宦官时代,竟紧接来临。他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他还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他后来仍然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过敏多疑当作是英明睿智,把刚愎自用当作是当机立断,把轻率苛刻当作是乾纲独断,把反复无常当作是随机应变,把轻率妄动当作是机智敏捷。他曾经反复在龙案上书写:满朝文武皆可杀。可怜他至死也看不清楚,毁灭他的正是他这种自以为是。

自毁长城,袁崇焕被崇祯错杀

明思宗崇祯帝可能是明代皇帝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个。他死后,在民间获得了"毅宗烈皇帝"的谥号,可以说,是由于他在演"明朝末代皇帝"这个难演的角色时,尽了最大的努力,赢得了明代遗民和野史作者的尊重与同情,才创造了"亡国之君而得美谥"的历史纪录。在他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复杂性格的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形势。农民起义,后金军队的入侵,灾荒,大臣之间的党同伐异,都是让他又为难又头痛的症结。

在北方崛起的满族政权的冲击进逼下,明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然而,袁崇焕一度有力遏止了清军进逼的脚步,使得边城"宁远且为内地,开疆复二百里"。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袁崇焕,一个打死了努尔哈赤的功臣,一个让所有的满洲人心惊胆寒的军人,一个赤胆忠心,一心匡复社稷的英雄,却死在了最低劣的抄袭来的反间计上,背着一个"谋叛"的罪名。他一生都想学岳飞,最终却与岳飞有了同样的下场。由此,看到了中国人最奇特的一种命运:你如果不按照当权人物的模式,而擅自爱国,爱国就会成为危险行为,代价异常凄惨。诬蔑以"谋叛"的铁帽,法力无边。天下多少忠臣义士和国家栋梁,丧生在这个铁帽之下。自古忠良多枉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导致袁崇焕之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崇祯的多疑。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偏执症状从明前朝太祖的多疑刻薄、成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中都可以依稀找到影子。崇祯即位之初,将魏忠贤阉党诛灭,不觉有些飘飘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国势式微,积重难返。自我感觉良好的崇祯满脑子就是作一个"中兴圣主",然而欲速则不达,崇祯的梦想每每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刚愎自用的崇祯忧愤异常,不免"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加上崇祯愈是如此,妄想性的偏狭愈强烈,到后来,崇祯发展到认为一切皆归于"士大夫误国家"。对身担重责的大臣,崇祯通常是先寄予极大的、甚至是超出实际的期望,一旦令其失望之后,又一变而为为切齿愤恨,必杀之而后快。明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大厦将倾,袁崇焕的死犹如抽掉了腐朽大厦的一根栋梁。世间的事,往往如此,有一百个理由绝对不可做的事,只要有一个理由动心,就会全力以赴。那个理由不过是可告人或不可告人的一点私欲而已。念及此,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