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改革进入拐点遭拷问(4)

中国新政 作者:纪硕鸣,周东华


三、中国“新发展观”初露端倪

来自官方的资料还表明,近几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正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对自身状况不满意的城镇人口比例在22%~45%之间,其中非常不满意者比例为7%~8%,大约在3200万~3600万人之间。

有经济学家把中国的收入差距排为4个级次,成金字塔:农民的收入压在最底层;上面是日渐缺乏稳定性的城市居民收入;再上是既得利益群体,其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最顶尖的是高收入者,其反映出与底层民众的贫富悬殊的扩大。

在中国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步入小康社会时,中国政府尚没有研究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值介于0到1之间,0表示绝对平等,1表示绝对不平等,达0.4,一般认为是警戒线),据有关专家估算,199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56,除了低于南美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胡鞍钢在他的国情报告中说,最近六七年的改革开放已越来越像一场“0和1的博弈”:在少数人暴富的同时,一些社会群体第一次变成了绝对意义上的“输家”。从政治社会向经济社会转型的结果,使不同群体的阶层地位更替,过去的主人公一落千丈落入社会底层,社会中不起眼的平庸之辈一跃登上社会顶层,这种失落使得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体心理失衡,也因为贫富悬殊的实际情况,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造成的低收入群体日益边缘化,成为社会稳定的潜在危机,一部分人演变为有意与无意间对社会的不满,及与政府的对抗。

共产党执政究竟为了谁?改革开放到底要让谁得益?中国发展的路向在进入小康社会的大门后,到底应该朝向哪里?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新的执政者面前,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及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树“民本思想”,西柏坡初试啼声

“新三民主义”应运而生

200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也是胡锦涛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迎来的第一个党的生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召开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研讨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罗干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主持,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重要领导800多人出席。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讲话更进一步概括,“三个代表”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只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党就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讲话的最大着力点在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牢固树立一切为民的执政观,从关怀民疾到紧扣民众的切实利益和改善民生,“七一”讲话更超越西柏坡讲话。胡锦涛说:“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