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踌躇满志
这一如我后来的经历一样,未成历史,就有玄机;尘埃未定,便不知是云是雨。
--柳池云语
随后的日子,我们纷纷为找工作而奔波。
按住AK、心情等几人不表,从我自己的事儿说起。酒局之后,我的发条就上足了,憋足了劲,将能量一点点释放出来。不为别的,就为“就业”俩字儿。
当时,我们学校的就业工作还与形势不太协调,做法比较老套,无非是辅导员讲一讲,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经验。一切只能靠自己。
幸好,网络连接你我。于是,我不停地上网搜索,首先做出一个吸引人的简历来。信息一沓沓蹦出来,往届毕业生、就业指导老师、专家的说法不一而足,各式各样。我一点一滴地吸取,有好的观点或说法,就记下来。现在还记得,那时有个比较科学的说法是,一定要亮出你的优势、特点,一定要简明扼要。
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是趴在电脑桌前、泡在网上,依靠外卖或方便面度日。
一番痛苦学习、纠结挣扎之后,开始自我总结。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学生会副主席、获省级表彰的论文,这几条现在看来毫无用处、与实际工作相去万里的玩意儿,却被我堂而皇之地打在了简历的封面上,且用了黑体加粗的格式。没办法,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毕业生来说,也只有这点可写了。
自荐书,我并没有像一些同学那样,将学校简介、所学课程写进去,而是分条列项,从组织协调、文字处理、办公自动化(无非就是WORD,谁不会啊)、创新创造(也就是鼓捣个挑战杯啥的)等方面,大言不惭地自我表扬了一番。末了,还把参加培训、学习和学干任职的经历加了进去,造表似的做成了“简历”。最后,附上各种证书的扫描件。
这份简历,我一共做了20份,封面和获奖证书的扫描件,全部彩打。做成之后,足足有20页,加之彩打纸张过厚,像本书似的。而这番折腾,也花了我400多大洋,对于一个一文不名的学生娃来说,实在有些负担沉重,不过也咬牙挺住了。
事实证明,在就业的过程中,简历帮了我的大忙。
国庆大假,普天同庆。我、狼道、华子、心情、AK、沛公等,我们几个又聚在一起。
这次聚会的氛围不像上次那么火辣,这次有人比较蔫,有人比较活。比如,沛公就非常郁闷,选调生报名结束,由于学校要求挂科为零才可报考选调生,而沛公挂科一门,与选调生彻底无缘。他跟其他几个兄弟一样,已着手制作简历。华子在哥儿几个当中成绩最好,所有科目全部达到“万岁分”以上,报名成功。由于处境不同,大家心情也完全不一样,只有互通信息,互致祝福了。最后,一向稳重且从未醉酒的沛公差点喝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