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我不只是成本杀手(1)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作者:黄献


主动道歉方显风度

戴蒙并不恨威尔。

聪明的人往往会自我反省,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揪住已经定型的结局不放。

戴蒙的自我反省从他的言谈中就能感受到。离职在家的他,常常会收到一些大学的演讲邀请。戴蒙很乐意将自己的商业见识、经历和人生感悟分享给还是一张白纸的大学生。

细心的人就能从他的演讲中体会到他的变化。

比如在讲到肯特伯爵。这是莎士比亚作品《李尔王》里的一位主人公。他是一个忠臣,但因为挑战李尔王的权威而不幸被驱逐。听到这个故事,几乎所有人都会将其与戴蒙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威尔就是李尔王,而戴蒙就是那个肯特伯爵。

戴蒙说:其实肯特伯爵可以更注重策略一些,采取一些策略并不会影响他的诚实和正直。

说这句话的同时他肯定想到了自己。

如果他能在和威尔的关系处理上更加成熟和世故,讲究一些策略,也许他就不会离开。

但是时光不能倒流。

不记恨并不代表彼此的情意会继续存在。

在敌人和朋友之间,还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陌生人。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和你结仇,而是我们是陌生人。因为陌生,就是我站在你面前,或者你站在我面前,我们彼此都会置之不理。

戴蒙正试图将他和威尔的关系从朋友变为陌生人。

威尔很喜欢四季酒店的气氛。当年他从美国运通公司败走后曾一度情绪消沉,然而每当他踏进四季酒店享受到完美服务时就立即从消沉的情绪中走出来,立刻感受到自己的尊贵。所以他几乎将四季酒店当做他的第二办公室。如果没有外出,他一定会在四季酒店里用餐。

戴蒙对酒店没有特别的感情。因为威尔对四季酒店的偏爱,他甚至有意回避这家酒店。

既然已经不是朋友,最好不要相见。哪怕是偶遇,也最好杜绝发生。

但是有一个问题非戴蒙所能左右,那就是四季酒店在华尔街的地位。很多名流像威尔一样迷恋着四季酒店的氛围,这就决定着戴蒙如果和华尔街的名流交往,就不可能绕开四季酒店。

也就是说,他和威尔在这家酒店的偶遇从概率上说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确实如此。戴蒙和威尔,这对华尔街上最著名的冤家对头,在四季酒店的走廊上不止碰到过三次。显然,他们对对方的身影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两人都尽力装作无动于衷。

一声不吭地相互从身边走过去。

就连他们随行的人都已经做好了他们彼此握手或者问候的准备,但剧情不是这样的。

一阵风过去,对方的身影从眼前飘过。大家都能真正感受到:怨气是能够随身携带的。

几乎每一个华尔街人都知道:戴蒙和威尔已经形同陌路。

连仇人都算不上。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说不定还要拔刀相向。他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将威尔当做陌生人,这是戴蒙聆听了自己情感上的真实声音。

是否正确,必须经过理性的判断。而理性的判断和情感无关。

和利益有关。

什么才是戴蒙必须考虑的利益?

其实戴蒙从离职后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就连相关的问题都没有考虑过。

他考虑的都是感性的问题。

比如,在被要求辞职后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考虑的是如何向自己的女儿解释自己明天不用去上班的原因;又如,他该如何告诉听他演讲的大学生该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安德鲁·皮尔逊提醒戴蒙:在处理与威尔的关系上,你必须想到未来。

安德鲁·皮尔逊是百胜集团的董事会主席。

这句话让戴蒙有所醒悟。

什么是未来?

显然是指戴蒙的下一次工作机会。

尽管他并不急着出去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将来一定要出去工作的。

才刚刚四十三岁,离退休还早着呢。

戴蒙突然觉得自己在和威尔的关系上需要处理得更成熟一些。

他曾对自己在威尔身边工作时期的处世方法有所反省,但却忽略了当下的问题。

如何做才是成熟的做法呢?或者说,如何做才是最正确的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