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越来越有意思。
如果戴蒙继续赋闲在家,威尔就可以高枕无忧。但现在,戴蒙已经成了第一银行的老大。
这就意味着所有戴蒙在花旗的老部下都有投奔戴蒙的可能。
也许威尔会这样想:如果能让戴蒙留在家里,他宁可给戴蒙继续支付薪水或养老金。
这可能吗?
战斗在看不见的地方打响。
如果说花旗时期戴蒙与威尔的矛盾是面对面战争的话,那么这次围绕人才争夺的战争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参战的人除了他们俩之外,还有那些戴蒙的老部下。
各有优势。威尔手中握有他和戴蒙签订的协议,白纸黑字,戴蒙不敢轻易乱来。
如果他想继续在华尔街混的话,就必须遵守协议。
看起来优势似乎威尔这边多一些。
戴蒙的优势就在于他已经获得了这些老部下的响应。在他正式就任第一银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公布出去后,他接到很多老部下的电话。这些人就一个意思:他们愿意到第一银行来。
戴蒙甚至和他们开玩笑:芝加哥的风景远远比不上纽约华尔街。
芝加哥是第一银行总部所在地。
但这些人不在乎这些。他们只有一个愿望:只要能跟着戴蒙工作就行。
这对戴蒙来说是个巨大的鼓舞。他必须为招揽到这些人才而想些办法。
有时候就是这样,事情只要稍微弯曲一下,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摆在他和威尔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竞业协议。竞业协议锁定的是他,而不是其他人。
在第一银行,除了他戴蒙之外,还有诸多可以负责招聘的高管。
他和威尔之间签订的竞业协议是管不住整个第一银行的。
尽管那些老部下一直嚷嚷着是冲自己而来,但如果让他们的想法稍微变通一下,比如冲着第一银行而来,不也是照样实现为己所用的结果吗?
戴蒙似乎看到一条光明的大道。
戴蒙决定在他和威尔之间设置一个人来当做桥梁。
这个人就是当初负责将戴蒙招进第一银行的约翰·霍尔。
如果让约翰·霍尔与这些老部下接洽,那么竞业协议就完全失效。
这样一来,自己就并没有违背竞业协议的条款。
这真是一个高明的策略。
戴蒙对约翰·霍尔说:我们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你认为哪些人最合适?约翰·霍尔问。
我觉得花旗集团的那帮人就很不错。
约翰·霍尔明白戴蒙的意思,点了点头,说:我负责将他们招过来。
安排好这一端,剩下的就是该点拨那些老部下了。
当他们打来电话同戴蒙商议是否可以跳槽到第一银行时,戴蒙有所指引地说:
这个问题你们不要找我,我们这负责招聘的是约翰·霍尔。
这些老部下都是人精,立刻明白戴蒙的意思。
好吧,只要能到第一银行工作,我们就去和约翰·霍尔谈谈。
哈哈。电话两端的人心照不宣地大笑。
只剩下威尔一个人在气急败坏。
第一个从花旗银行跳进第一银行的是查理·沙夫。他曾在花旗集团及前身公司工作了十三年,曾担任过所罗门美邦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进来后担任第一银行的首席财务官。
第二个是麦克·卡瓦纳,进来后担任第一银行的战略策划主管。
第三个是海蒂·米勒。她的离开,最让威尔感到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