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我不只是成本杀手(11)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作者:黄献


 

恢复盈利才能崛起

有一个问题,戴蒙比谁都清楚。

那就是一定要将第一银行从亏损的局面拉出来,直至创造丰厚的利润。

前车之鉴。约翰·麦克伊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这家银行的掌舵人,这家银行的一半血液是属于他们这个家族的,约翰·麦克伊在第一银行的根基不可谓不深,但最终照样黯然下台。

为什么?

原因只有一个:不能使银行赚钱,不能帮助投资人赚钱。

竞聘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凡尔纳·伊斯托克也曾是这家银行的主人,他的根基也比戴蒙深得多。董事会最终舍弃他而选择戴蒙,就是因为他不具备带领这家银行赚钱的能力。

什么事都不重要,唯有赚钱最重要。

将花旗的旧将召集过来,大家可以在一起和和睦睦地工作。但这必须满足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以他为首的团队必须让业绩达到投资人的期望,否则他们只能卷起铺盖走人。

所以他必须将自己所有的决策都立足在如何实现银行的赢利上。

这是必需的。

人事是摆在戴蒙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人事决策是公司里最为重要的决策,因为人事决策关乎全局。

第一银行的人事难点有两个:

一是内部有小团体。现在的第一银行是由俄亥俄州哥伦布第一银行和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人员自然也就分成两派:一派属于俄亥俄州,一派属于芝加哥。

花旗的人进来后,尽管他们的人很少,但也有小团体的影子。姑且称之为花旗派。

原本俄亥俄州派和芝加哥派为了利益和权力争得你死我活,现在随着花旗派的进来,他们一边在继续争斗,一边盯着戴蒙和这些来自花旗的人:看看你们几个能干出些什么!

这是一种对工作只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

第二个难点是第一个难点的延续。在第一银行高层及董事会里,来自芝加哥和来自俄亥俄州的人并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他们仅仅是为了争取利益而存在。也就是说,第一银行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精英班子。分钱的时候,伸手的很多;干活的时候,出力的很少。

戴蒙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他只用了一招,人事局面就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了。

这一招就是调整奖金机制。

不得不佩服戴蒙的思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调整局面的最好方法显然是经济手段。以物质杠杆去指引员工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以及工作标准是什么,绝对有效。

芝加哥派和俄亥俄州派立即停止扯皮,他们必须为提高各自的奖金而努力工作。

戴蒙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忙于工作的景象,内心禁不住欣喜。

他将董事会的规模从22人减少到14人,决策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专注于做事,而不是争斗。戴蒙坦诚地说。

他正在尽力打造出一个属于第一银行的精英领导班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