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逃难投亲大武汉(5)

大后方:抗战八年流亡曲 作者:正一


怡和轮上挂着好几面英吉利国旗──“米”字旗,船头船尾的两面还特别大,显然是为了提醒日本飞机:不要轰炸,不要攻击。同时,也能使旅客有更多些个安全感。当然,是不是真安全,英国人说了不算。

按常理,“大英帝国”是世界强国,又是中立国,理应不会遭到日机攻击。但是怡和轮的英国船长却依然小心谨慎,深怕遭袭。到了镇江不敢靠岸,后来驶抵第一大站南京时,还是不敢停靠。日本人的信誉度太差,没人敢把他们的承诺当真。

在船上,熟谙英语的父亲在与船长交谈后得知,就在今天下午南京被日机轰炸,而且炸得很厉害。所以晚上实施“灯火管制”,以防日机夜袭。于是整个城市,包括下关码头,一片漆黑。就在当天下午,在安徽大通港附近江面,另一个中立国美国的一艘军舰“巴纳”号,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袭击。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已取代英国跃居列强之首,经济和军事力量强大。美日两国并无仇隙,在太平洋两侧隔海相望。当时在中日两个交战国之间,美国持中立立场,所谓“中立”,说穿了,就是要在交战的两头,都能得到和保护美国自身的利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其本国缺乏的战略物资,特别是石油、废铁、有色金属等等,主要依靠美国商人供应。美国政府不加阻止,不加干涉。纵然如此,日本却并不“领情”,且“恩将仇报”,有意识地袭击了静泊在长江上的美军“巴纳”号军舰。

据怡和轮的船长说,军舰的甲板上漆有大幅的美国星条旗,空中俯瞰,一目了然。而那日本飞机是先低空盘旋,然后才投扔炸弹的。他们一定看到星条旗了,说不定是看准了星条旗才扔的。日军竟敢公然袭击中立国的舰只?实在超出了美国人的想象力,也超出了船长的想象力,他只是摇头,完全想不出日本的所作所为是出于什么目的?

——那天夜晚,我们睡不着,在舱里坐着。怡和轮在驶过南京以后,父亲也回到船舱,把英国船长说的这些事,又给我们说了一遍。大人都很紧张,我也真的害怕了,担心日本人也会袭击怡和轮。这时候,想想防空洞还是有用的,但轮船上没有了。

船走得挺快,两天两夜就到武汉了。一路上我们最怕听到的就是飞机声,还好,日本人的飞机没有来。江上的船很多,客、货船都有,它们与我们坐的怡和轮一样,都是向西去的。从上海内迁的工厂,大都得先到镇江,再上武汉的。11月12日,上海沦陷,想内迁的工矿企业和学校也就走不了了,大约一路上与我们同行的货轮,装的该是最后一批撤出来的机器设备了。实际上,南京陷落后,长江航运也就被封锁了。

在经过安徽芜湖、江西九江的时候,听说,就在我们抵达前的一两个钟点,它们都曾遭敌机的轰炸。芜湖死伤超过百人,九江情况更惨,连码头和驳船也被炸了。我们听着日本人轰炸的各种消息,提心吊胆了一路,总算于第三天晚上,我们和上千名“下江”逃难客一道,安抵逃难的目的地──武汉。

后来在武汉的时候,德明表哥带领小娘舅和我看电影,果真看到了一段题为《日机袭击“巴纳”号》的美国新闻片:

一艘漂漂亮亮,旗帜鲜明的美国军舰,平静地停泊在安徽大通港附近江面。忽然,两架涂有红膏药标志的日本飞机蓦地飞临上空,先盘旋侦察,再俯冲投弹,落在江里的掀起高高的水柱,落在舰上的火光冲天。只见“巴纳”号浓烟滚滚,左右摇晃,猝不及防的美国水兵一死数伤,而袭击得逞的日机则高飞远扬。接着,银幕上出现美国驻日大使向日本外相交涉,提出严重抗议的镜头。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做出低头哈腰胁肩谄笑的姿态,而回应美方抗议的说法是,“决非蓄意,纯属误会”。连略表歉意的话都不讲(后来,广田担任过日本首相,战后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而美国大使却不过耸耸肩,摇摇头罢了。

在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总统,他以推行“新政”著称,并克服了经济危机;在国际事务方面,他曾经力排众议,同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不过,从整个外交方针上看,罗斯福片面强调“睦邻”,又未能摆脱前任“孤立主义”的影响,所以在欧洲,他虽然反对德意两国的侵略行径,却倾向于安抚它们的绥靖政策。直到德国吞并捷克,并进攻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所觉醒。罗斯福对亚洲的日本是存有幻想的。因此,美国资本家将大批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供应日本,为日本的侵华战争加油输血,美国当局不仅不加干涉,并且对中国和国际舆论所强烈主张的对日本“禁运”,以遏制其侵略势头的合理呼声,也置若罔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