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学之道(8)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作者:刘成有


【品评】

上一节的逆推过程,原因在于确立人生的志向与抱负。这一节反过来顺推的过程,则是强调具体实施人生抱负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次序,而且每一步均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反一正,反复叮咛,以示郑重。清代张岱在《四书遇》中说:“圣贤教人如老妪教孩子数浮土,一层层数上来,又一层层数下去。有这层,就有那层。正见得有那层,先有这层,一毫参差不得。要人把全体精神,从脚跟下做起也。”千古经典,不是简单的啰嗦反复。

因此,此段进一步阐释了八条目的具体方法,即每个人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刻苦学习、亲自实践,体会天地万物各自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然后在体会天道的基础上,去除心中的杂念,善化自己的意念,把持住心中的信念,把自身修好了,就可以感化自己的家人。家是一国的根本,这样,一国之人也被感化了,从而感化全天下的人。在儒家的道德观中,“格物致知”中的“物”指的是“天下事物之理”,“格”则是穷尽的意思。格物就是我们从具体的实践、学习中探求一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致知是指我们要更深、更全面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和学问。只有把格物和致知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够掌握一切事物的规律,洞悉明了一切事物的发展趋势。

明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则对“格物致知”做出了另外的解释。在《传习录》中他这样说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推致自己的良知”。这里的“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它生而具有。“格”是正的意思。“格物”即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就是要革除外界带来的物质上的蒙蔽,弃旧图新,使自己的良知没有蒙蔽,并回归到本真的状态。显然,王阳明的良知理论,实际上也是要打通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之间的关系。在王阳明看来,物者,事也。儒家所谓的格物,也就是儒家的侍奉父母、辅佐君主等具体的伦理、政治行为。如此一来,致知也就是发掘、扩展自己内在的良知。有了这样的基础,诚意正心就自然与格物致知打成一片。落实在修身上,也就变成了一个快捷、自然的修养过程。但王阳明的良知理论不能解释的,却是良知的来源问题。没有天道作保障的良知,很容易流于个人的主观感知而缺乏普遍性;没有普遍性的依据,又如何能够证明其合法性?这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命门,而且也是阳明心学后来发生歧变的内在原因。

【原文】

自天子①以至于庶人②,壹是③皆以修身为本。

【注释】

① 天子:古代对统治天下的君主的称呼。周代主要是指周天子,秦代以后则主要是指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天子是整个统治阶级的代表。

② 庶人:古代对普通老百姓的称呼,属于被统治阶级。

③ 壹是:一切,一律。壹:与“一”通用;一说“专一”。

【译文】

无论是贵为“九五至尊”的天子,还是地位卑微的普通百姓,都无一例外的必须以修身(修养自己的品德)作为人生的根本。

【品评】

先秦儒家一向都是把“修身”看成是人生的根本。在上述的八个条目中,可以明显看出,“修身”居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随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逐渐落实,最终体现在“修身”上,自然是一身正气,无偏无私。可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方面,既是“修身”的充分条件和基础,也是“修身”的基本内容。如果没有格、致、诚、正,“修身”根本就无从谈起。有了这样的“修身”作基础,无论如何从心所欲,行为均能合乎大家共同认可的社会准则,获得大家的支持与推崇。落实在家内,家人可以和气、和顺,呈现一派兴旺之象;落实到国内,国人可以过上和睦、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生活;进一步落实到天下,天下人也能够过上高度文明的道德生活。有了高度的道德文明作为整个天下的基础,哪里还会产生什么诸如战争之类的人为灾祸?可见,“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性工作。“齐家、治国、平天下”均属于三纲领中的“新民”,也就是后来儒家所讲的“外王”事业;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都属于“明明德”的“内修”工夫。有了中间的“修身”,儒家的“内圣”与“外王”才可以打成一片。所以朱熹也说:“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修身以下,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上,新民之事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