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所在专业的大师就更为重要,也是更为便利的。重要,在于大师是这一领域的领头人,对学术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而本专业的大师又会对你的专业状况相对了解,如此,大师一两句指点迷津的话语,也许就会成为你未来路途的指航标;便利,在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各种活动中,你最有可能接触到的大师就是本专业的大师,而你与本专业的大师交流也会因有共同语言、话题而较为从容些。
另一种消除畏惧感的途径是了解大师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的所思所想,当你体会到大师们看待学生谦恭而信任的目光时,再会畏惧就不免是"杞人忧天"了。
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在谈到他给学生上课的感受时说,"教室里坐满我的学生,一双双眼睛投出渴求知识的光,集中在我身上,使我兴奋、喜悦、感激。因这些光束的撞击而产生的灵感纷至沓来,一向寡言的我,竟滔滔不绝地讲出一连串我自己也觉得新鲜的话语。从学生的颔首微笑中,我听到他们心中的回响。这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在组织一片和谐的乐音,并在这乐音中聆听到北大的呼吸"。
又如,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2004年北大中文系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讲道,"记得临毕业时,王瑶先生这样开导我:今天我们是师生,好像距离很大,可两百年后,谁还记得这些?都是二十世纪中国学者,都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想想也是,诸位今天念文学史、学术史,百年风云,'弹指一挥间'。在这个意义上,你我既是师生,也是同学,说不定还是竞争对手。"
聆听大师们这些谦恭而恳切的话语,难道你还会对大师们有何畏惧之感吗?你要做的,就是领承起大师们的鼓励,勤奋地学习,为大师们投出属于你的一缕光束,为能与大师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而努力。
2.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借用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这两句话来概括大学生与大师接触的第二阶段,是因为大学生在渐渐了解、熟悉大师之后,敬畏感渐渐消失,与之俱来的,就是像后人渴望能够与屈原、宋玉的辞赋一比高下的那种壮志豪情,这豪情是好的,但往往却落得只学到了些许表面文章,肤浅的很,就像齐、梁时期那些浮华、空洞的辞赋一样。
这种浮华、空洞的状况,在大学生对大师的了解过程中,主要会表现为两种"不良反应"。
(1)在学习中对大师的话语俯首帖耳,师云亦云,缺乏思辨和怀疑精神。常常,大师的话语被等同于真理,学生对此毫不怀疑,渐渐就变成了唯唯诺诺、没有创造力的"书虫"。其实,大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大师留给学生的是问号,而不该是句号。知识固然宝贵,但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大师对此能力的培养是用心的,但有些学生为了考试得到一个高分,却宁愿抱着大师的讲义熟读成诵,但往往适得其反。而怀疑精神,却能迸发智慧的火花,使教学相长两相宜。比如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就谈到过,他的一个合作者近几年所研究之项目,就正是建立在他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所引发的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