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奈地回忆说,记得在经营米业的那一段时间内,虽然也有若干困难必要刻苦度过,但在当时的经济状态下,货银出入大,可以自由操作业务,每日大批进出,充满着活力和进取的气氛,度过了将近10年的岁月。如今突然转入依靠人工取土制砖瓦的这种单纯行业,加上业务交易都是依靠附近散户自备牛车前来取货,因此深感在经营上无法自由发挥,甚至是处在一种半退休的状态。虽然工作完全可以胜任,但在闲闲中度日却终非所愿。
在台湾,嘉义县不但盛产稻米,同时也是木材的集散地。大约在1943年前后,也就是王永庆年近30岁时,他开始转向买卖木材。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对嘉义和宜兰两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可历史却也总是这样好捉弄人,又40多年之后,当王永庆想重回宜兰自建石化工厂时,却遭遇到了当地民众激烈的环保抗争,并迫使他的工厂几易其地。
抗战胜利后,台湾脱离了日本统治,重回祖国的怀抱。光复后的台湾百废待兴,岛内对于建筑材料,包括木材的需求急剧膨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岛对于美国的战略重要性迅速上升,遂开始恢复对台军事与经济援助。台湾军方宣布成立“军事工程委员会”,开始大兴土木建设军营,推动建筑业率先复苏。王永庆所经营的木材业由此也跟着水涨船高。
根据郭泰的考证 ,王永庆从事木材生意,对客户收账的条件放得很宽,并且从不要求客户担保,所以既没有因此吃过倒账 ,也没有和客户发生过争执,原因在于他不但充分了解客户,而且也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交情。当时有超过半数的营造厂都是他的客户,遂使他的业务蒸蒸日上。
前华夏海湾塑胶公司董事长赵廷箴,当时正从事营造 生意,需要大量的木材,由于对王永庆提供的服务与协助感到满意,所以成了王永庆的大客户。当年赵廷箴要成立营造厂时,必须缴交一笔保证金,于是他找到王永庆,希望他能提供资金支持,王永庆当即借给赵廷箴十几根金条。等到赵廷箴的乐丰营造厂成立之后,工程上所需要的木材则完全由王永庆承包了。王永庆说:“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互相回报的,所以赵廷箴先生后来向我买木材。”
到了1946年,王永庆三十几岁时,传说他的积蓄已经有5 000万元了,其财富的累积速度与经营的成功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在经营稻米和木材生意的同时,王永庆还曾饲养过家禽,尤其是他从养鹅中所悟出的经营原理日后竟然成了台塑企业把握产业周期,通过投资扩张将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养鹅的经历和心得后来被王永庆命名为“瘦鹅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乡下的大多数家庭都饲养鸡、鸭、鹅一类的家禽。一般情况下,乡下人除了给鸡、鸭、鹅投喂粮食以外,有时也供以吃剩的食物。但是在战时的台湾,粮食严重缺乏,不要说养家禽,就连人都时常遭受饥饿的折磨,因此都是采取粗放的方式饲养,放任它们自寻杂草果腹。如此饲养的方式自然使鸡、鸭、鹅个个骨瘦如柴,卖不了什么好价钱。
看到这种情况,王永庆想,如果能够找到饲料,养鹅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他注意到,当时农民在收获高丽菜以后,一般都将菜根和粗叶弃留在田地,任其自然腐烂。因此王永庆便雇工收购这些菜根和粗叶,一方面从统合碾米组织 那里购买稻壳、碎米和死米,粉碎之后再混合起来作为饲料;另一方面他又从各家农户收购未成年的瘦鹅。这些瘦鹅确实是饿极了,一看到食物就拚命吞食,直到喉咙都塞满了才肯停止。
几个小时以后,这些瘦鹅喉咙里的食物消失了,于是又再大吃一顿,如此周而复始,从不间断。3个月之后,这些瘦鹅转眼间变成了一只只肥壮的大鹅,体重猛增了二三倍。在正常情况下,鹅一般最多是养到6台斤 左右,但在人都难以果腹的战争期间,王永庆的鹅却能够养到七八台斤,其经营思路和手法确实高人一等。
有关“瘦鹅理论”的具体内容,王永庆曾于1989年11月访问大陆时,亲自向邓小平先生细细讲述过,并得到了高度赞赏 。王永庆说:“这些瘦鹅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如果生命力不够强,可能已经残废而难以挽救。但是如果经过长时间挨饿仍不致残废,可见其生命力相当强韧,加以饲养以后不但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成长,甚至成长情形比一般家禽还要良好。当时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又遭遇战争的特殊境况,我们作为台湾的百姓,实在完全无法伸脚出手,每天默默在乡下的砖瓦厂度日,隔绝于自我的期望和理想之外,这种境遇就如同瘦鹅每天惨淡的接受饥饿折磨一样。但是瘦鹅一旦重获温饱的机会,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生长和体态。在日本人统治下的台湾人,也是要像瘦鹅一样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才能够忍受持续不断的折磨,度过重重难关,寻求到生存发展的契机。这也就是我的‘瘦鹅理论’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