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王永庆与来宾和员工一起参加了5 000公尺长跑。他的成绩是35分钟,比上年的38分钟进步了整整3分钟。而且自己虽然已年近八旬,但跑完之后仍觉心有余力。这一奇妙的感觉令他坚信,他的构想将对台塑,乃至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至关切要,希望台塑员工都能像此刻场上正在进行的接力赛跑一样,在工作中再接再厉。
对江丙坤来说,延宕多年的六轻计划,在他接任“经济部长”一个多月后就能拍板定案,真可算是可喜可贺。这不仅因为前任“经济部长”萧万长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同时更多的是因为王永庆、王永在昆仲两人的运筹帷幄。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却让江丙坤更头痛,包括土地如何取得,如何兴建工业港等,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要先在“部”内各部门间达成共识,然后再把方案拿出来与“地方政府”协商。经过3个多月的奔走、沟通、协商,一直到1994年3月26日,台塑才取得了“土地使用同意书”,并开始动工建设。
2004年9月,在笔者参访台塑期间,有“六轻总工程师”之称的王永在细细地回忆了这段往事,他说:“六轻计划在1986年9月底即获得‘经济部’批准,但经过了好几年却都没有办法开工建设,因为地方的环保抗争很厉害。大概是1991年,‘经济部长’萧万长给我打电话说:‘我给你介绍个朋友吧。’我说:‘好哇。’接着,我在当天中午就去了台北来来饭店的桃山日本料理餐厅,一进门就看见了云林县廖泉裕县长坐在那里。廖县长当场告诉我,说在云林县的麦寮有一块土地,大约是500公顷左右,已经开发得很好、很漂亮。他说:‘我那里有一片地方,做轻油裂解刚好。’”
“大概是两三天之后,我就启程去考察,到那里一看,哇,是一片大海,风沙漫漫,夹杂着盐分,连眼睛都睁不开。实际看的时候,廖县长也一起来了,我就问他土地在哪里啊?他用手比划着满潮时的大海说:‘就这里呀!’我走近仔细一看,在一片海水中好像有很多石头浮出水面,在水面下有一个个的坑洞,看起来好像是养殖鱼池。我说哪有土地,这根本是用来养鱼的,哪有办法建六轻?他说从这里到河口之间有很多沙,利用这些沙来填平土地就可以建厂了。这就是六轻的由来。”
“考察归来后,我向董事长作了汇报。那时‘海沧案’还没有做,董事长还在美国。他听后说:‘好哇,你在台湾,看好了就做吧。’”
“再后来,我们就在这里抽沙填海造工厂,与海为邻,比较舒服,没有人反对。我给各位讲实话,我们是走投无路了。当时我们的技术和设备都很好,但不建六轻,企业的未来发展就没有着落。我们就这样做了下去,差不多有十年才找到了建厂的地方。”
王永庆在宣布六轻将于云林县麦寮乡建厂之后不久,随即也宣布六轻兴建遭遇到了八大具体问题,包括隔离水道及港区联外道路等公共设施的产权、隔离水道缩减、工业专用港土地产权、供水及水价、融资及利息、环外道路民众无法配合、抽沙船的燃料油价优惠、麦寮新市镇开发等。
为了协助解决王永庆提出的八大问题,江丙坤责成“经济部常务次长”李树久成立“重大投资推动小组”,处理有关六轻的全部事务。包括萧万长、江丙坤和杨世缄 等在内,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各“部会”的协调工作,每次开会长达两三个小时。单单为了取得土地使用证书,“经济部”、“工业局”和“财政部国有财产局”之间的往来公文就超过了几百件。王永庆甚至还特别邀请江丙坤、“台湾省长”宋楚瑜 、“建设厅长”许文志、云林县长廖泉裕,一起在台中长荣桂冠酒店召开台塑六轻开发计划的第一次会议,共商解决之道。
麦寮六轻工业区用地是依照“《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编定的。过去一贯的做法是由“经济部工业局”委托民间开发,待工业区开发完成后,再由“工业局”审定价格,出售给兴办工业的人。
但王永庆认为,“工业局”委托厂商开发工业区,然后再转卖给台塑,这样会加大开发成本,抬高工业区土地的实际使用价格。因此,他要求“经济部”把未填土造地的海底土地,也就是所谓的“素地”,直接卖给台塑,并由台塑自行开发。
“经济部”后来也接受了台塑的建议:1993年7月公告出售工业区素地,由业者自行开发为工业区,并且明定设厂用地限于提供石化及其相关工业使用,包括台塑在内,共有6家厂商申请,都盖章保证待工业区开发完成之后,自行使用并不会转售给他人。
一直到7月5日,王永庆终于收到了“经济部”颁发的“六轻及六轻扩大计划土地使用同意书”。碰巧的是,这一天也是王永庆母亲的生日,以这种形式向母亲祝寿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王永庆对媒体高兴地说道:“今天没有替母亲作寿的仪式,但这一天对台塑集团而言,仍是极具意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