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理与思辨(2)

走近智慧:李燕杰智慧语录 作者:李燕杰


这时你才会展现康泰、和谐与力量。

人,是容易妄自菲薄的!

人,如果把自己当作泥巴,只有被别人践踏。

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创造力,才能创造奇迹。

“每个人对自己潜在的才能、潜在的力量,总不能全面认识,除非大责任、大变故,或生命大危难的考验,才能把它催唤起来。”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一切的;

人,是按照美的标准来审视一切的;

人,是按照美的形式来体察一切的。

人是转化客观的主动力,所以我们强调尊重人、爱护人,而最大的尊重与爱护,是使人有知、有德、有智、有信,乃至有美!

人人离不开金钱,因为离开钱就不能生存。但人活着不能只为钱,我们切不可见钱眼开。决不能像有些人,心本来是红的,一见钱就变成了黑的;眼珠本来是黑的,一见钱就变成红的了。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在向社会奉献的时候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感悟到助人的快乐。

英雄只有生逢出英雄的时代才能成为英雄;懦夫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可能成为强者。

诗人,时时刻刻在捕捉灵魂;

教师,日日夜夜在塑造灵魂;

演说家,既有诗人的热情,又有教师的辛勤,一生都在唤醒灵魂。

知识的未知数可以求得答案,人生的未知数却要上下求索。

一个人既要善于求解知识的未知数,更要善于探求人生的未知数。

我十分赞成“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友谊是好事,但每天凑到一起,到一定时候,物极必反。我倒主张朋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从数学上讲,距离是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既然是两点,那么这个距离就必然存在。

开拓正义的事业,就好比爬山。当你从山脚起步时,也许骂声四起,不绝于耳;当你向上爬了三五十米的时候,咒骂还会不断地飘进你的耳朵;当你咬紧牙关再向上爬,骂声就会越来越小;及至攀上山顶时,你将再也听不到任何叫骂了。因为那些想用骂声阻挡你前进的人,已经被你远远地甩在山脚下了。

一句话变十句说,是蠢材;

十句话变一句说,是天才。

社会环境,既可以左右人的心灵和思想,它又可以被人们所改造,使它朝着更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真诚与适度的爱形成合力,将在生活与事业上使人产生双倍的力量。

人从降生之日开始了生命,也就开始了走向死亡的旅程。人在降生时什么也没带来,告别人世时也不能带走什么。

人如果仅仅为自己而生活,最终也只能为自己而走向死亡;如果能为大众而生活,在自己的生命结束之后,声名与业绩才能在大众中延伸。

生命的价值,不能用存在时间长短衡量,也不能用创造的财富多少来衡量。人类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的生命并不长久,所创造的财富也不算多,然而他们的价值却在人们恒久的记忆里。

真正能掌握时间的人,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生命;

真正掌握生命的人,才真正掌握命运。

帮助人们创造辉煌的是时间,夺走人们生命的也是时间,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句话的真谛才懂得了人活在世界上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生命中的一天,就是历史上的一页,有的人写下的是辉煌,有些人写下的是遗憾。

懂得时间宝贵的人,都知道一个今天胜过几个明天和后天。懂得充分利用每个今天的人和那些放弃今天、梦想明天的人相比,他将永远是获胜者。

人生有两种烦恼,一种来自他人,一种源于自己,而自己奢望太高所带来的烦恼往往多于外来的干扰。

人类最值得庆幸的遗传与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理想的力量。它使我们在平凡中看到非凡,在无奇中想到神奇。

一个看不到明天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然而一个有理想的人,即使身在铁壁牢房之中,只要心中有向善的愿望,迎接他的就有可能是光明与希望。

梦,是一种理想,多梦的人生是值得称赞的。梦中看到了创新,梦中看到了成果。

今天人世间的辉煌,不正是那些前人梦想的总和吗?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类自身也逐渐摆脱了愚昧与野蛮,日趋文明与美好。

当我们观察一个自然景物时,我们只要求它把外在的美充分表现出来就够了,但当我们审视一个社会现象或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却往往要挖掘他内在的某种力量或某种美德,当发现他内在的美时,我们才会承认他是高尚的。

历史反复证明了,一切违背客观规律的丑恶事物,总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它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艺术之海,就像源源不断的流水一样,夜以继日地冲刷着污秽,荡涤着腐朽,排除着自身的有害物质,永远向着蔚蓝色的大海流去。

文化即人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大文化不能禁锢在封建正统思想和现有知识的圈子里,要在大自然、大社会、大人际,在天地六合中研究人、研究文化。要用人类发展中一切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滋养我们中华民族,丰富我们中华民族。

星星只有在黑夜中闪光,

睿智只有在平庸中发亮,

天空中如不出现夜晚,怎能显示星光?

人世间如果一片聪慧,怎能显示哲人的力量。

平庸的人活到五十岁,极容易产生厌世的情绪;活到六十岁,极容易被世人所厌。

而有作为的人却永葆青春。

池鱼不知海,飞龙上九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