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必须有导师,导师的条件在国学院章程里规定了三条,很严格。第一条,要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什么叫“通知”呢?就是统统要了解。光了解四书五经行不行呢?不行的!第二条,要有正确严密的科学治学方法,不能只是清代乾嘉学派那套方法,要对西方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第三条,要熟知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中国文化的成绩。不是大约地了解一下,要深刻地去了解欧美、日本的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研究的成就。而且导师应该有一种兴趣――与学生个人接触。章程规定导师除了指导自己的学生以外,每个星期还要在国学院里至少做一个小时的学术报告,这是指导研究生以外的工作。那么学生怎么选老师呢?
国学院公布了四位导师―― 王国维、 梁启超、赵元任和陈寅恪的指导范围,进校的研究生根据自己想研究的题目自报导师。王国维指导的方面很宽,第一,有经学(汉代有五经,唐代有九经,到宋代有十三经,是儒家的经典);第二,有文字学、训诂学、古文字学和音韵学;第三,中国的上古史,还有中国文学。梁启超的研究面也很宽,诸子百家、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还有中国文学。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王国维和梁启超都研究中国文学怎么办?不矛盾。章程里讲,各有风格,相互比较,不强迫学生必须选听哪个导师,而且可以相互听课,相互比较。赵元任指导的有三个方面:现代方言学、中国音律学和普通语言学,后来赵先生成了一位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大学者。陈寅恪 研究佛经的翻译,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的比较。这要求熟知多种文字,如果不熟悉文字你怎么比较研究呢?
这是四位导师。下面还有一位讲师李济。李济研究人类学和考古学。国学研究院除了四位教授为导师、李济为讲师外,还有三位助教、一位主任――吴宓。据清华大学史料里编辑的,国学院一共招了两次学生,共毕业74人。这些导师随时和学生接触。王国维住在照澜院16号,陈寅恪住在照澜院2号。梁启超住在哪里呢?他住在城里,有时候也住在学校。
国学院停办之谜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朋友们也许会问,当时名气这么大,全国真正一流的国学大师至少有两位:王国维和梁启超,鼎鼎大名,而陈寅恪的著作还没有出来,赵元任很多著作也还没有出来,但国学院到1929年就停办,原因是什么?我想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是缺导师,一流的大学者,够上那三个条件的,恐怕很难找到。王国维是1927年逝世的,6月2日上午,他出了西门,坐黄包车到颐和园,自沉于昆明湖。梁启超是1929年逝世的,而且他1928年就离开了清华。
第二个原因,1931年清华大学部的建设才真正步入正轨。当时的清华,有条件的院系自己办研究所,自己招研究生,不需要有一个综合的研究生院统一招生,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新中国建立。既缺导师,而且各系可以自办研究院,所以到1929年国学院也就停办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国学院只有短短几年,为什么80年以后大家越谈国学研究院,兴趣越高,原因在哪里?我想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个原因,当时的导师确实是国学大师,由于他们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使得国学研究院让人永远难忘,从而不自觉把国学研究院和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学术造诣,联系到了一起;第二个原因,国学院毕业的学生中出现了许多后来在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第三个原因,当时清华国学院那些导师和学生,他们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学术研究,追求学术真理。陈寅恪在王国维去世后为他写了碑文,碑文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个碑如今竖立在工字厅左边的一个小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