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傻”点,机会就多点(1)

职场阿甘成功秘诀:做最”傻“的员工 作者:阮立军


一般的人肯定不会相信“傻”点还能机会比别人多,但如果告诉你,这里的“傻”表现出的是一种对工作的尽心尽责、毫无怨言、积极进取,那你还怀疑这样的“傻”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吗?

在很多人眼里,刘敏的运气似乎特别好。她的专业在这个行业里并不占什么优势,长相一般,能力也并不出类拔萃,但她在进入公司后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每一个部门都做得有声有色,每一次调动都令人刮目相看。

关于她的升迁,有各色各样的说法,大致上都有这么一点,那就是大家总觉得是好运气在眷顾着她,给了她得天独厚的机会,否则她凭什么从人事部文员到营销部经理,一路绿灯呢?

只有她自己清楚机会是怎么得来的。进这家大公司的时候,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的她先被分到人事部,做一个并不起眼的文员。

那个部门,能言善道、八面玲珑的女孩子和深谙权术、能力平庸的男人比比皆是。她从不惹是生非,只是恪尽职守。不过也偶尔显露一下,比如发现别人输错了数据,她悄悄地就修正了,并不大肆渲染。领导让她做什么,她就竭尽所能,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到让人无可挑剔。别人扎堆抱怨工作百无聊赖、老板苛刻、地铁太挤时,她在悄悄熟悉公司的各个部门、产品以及主要客户的情况。

有一次,营销部经理偶尔经过她的办公室,看到她在处理一件小事情时表现得十分得体和有分寸感,就打报告要求她去顶他们部门的一个空缺。

到了市场部之后,她的世界骤然广阔起来。不过同原先一样,她的特色就是默默地工作和努力。半年后,她的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她赢得了一片赞扬。一年后,她已经是市场部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原来人事部的同事大跌眼镜。

刚刚荣升市场部经理不久,老板请她吃饭,然后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去情况并不乐观的北方分公司。

刘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选择了库存积压最严重的第一销售处,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她一个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找代理自己公司产品的经销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慢慢地,几个月后,情况就开始明显改善了。

不知情的人,当然以为她这两年走鸿运,哪里知道她每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背痛的艰辛。

第一张大单子是去拜访某局长,偶然听到他同业内另一位局长在打电话,谈论第二天去某风景点开会的消息。刘敏回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了他们入住的酒店。第二天傍晚,一身旅行装束的刘敏与局长们相遇在酒店大堂里,她说是来自助旅游的,虽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谁也没有看出来,或者说年长的局长们涵养好,不忍心揭穿她。

几天下来,局长们邀请她一起参加活动,唱歌、打牌、聚餐。再后来,认识她的人同她的关系更密切了,不认识她的人也慢慢接纳了她,她的客户名单上增加了一大群强势的人。第一张大单就在半年后从这群人中产生了。

关于机会,刘敏应该是最有感触的,她说:机会来的时候,并不会同你打招呼,告诉你我来了。不疏略平时的每一个点滴,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最佳的机会。

和刘敏不同,很多职场中的人,他们总是自作聪明地被动应付工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没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责任,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自觉自愿地工作。这种被动工作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