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7)

管一辈子的教育 作者:林格


倒过来想,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反向性要求,要有意识地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反面。二是异常性要求,敢于把头脑中的旧框框除掉。举一个例子,荷兰的一个城市由于人们不愿意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搞得满城都是垃圾。当地卫生部门采取了许多解决办法。如罚款、增加巡逻人员等,但效果很差,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设计了一种会说笑话的垃圾桶,每当丢进垃圾,录音机就播出一则事先录好的笑话,每一个垃圾桶的笑话都不一样,而且笑话两个星期换一次,结果不论任何人,不管路程多远,都愿意把垃圾倒进垃圾桶去了,城市又恢复了清洁,这就是倒过来想的妙处。

五、会不会学习,关键在于是否“开窍”

聪明的核心是独立思考。一般而言,人与人的智商差别不是很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通常由是否能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来决定的。

独立思考才能“开窍”,“开窍”才能最终实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及举一反三,所以,在学习能力中,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也是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没有独立思考,就谈不上创造,只能照猫画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科学的发展,依靠的都是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也就无法独立地去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样,学习是一件独立完成的工作,老师和父母只能起到协助的作用,更多的时候,都是孩子自己去摸索、去探究,特别是考试上,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自然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考试是目前世界上最能展现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模拟形式,尽管它存在着不足以及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而独立思考是思维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思维本身的特点很多,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方向性思维等等。中国人的头脑里,经常被无形地套上了一个又一个“紧箍咒”,从而经常被定向,无法超脱于单向性思维的框框。

我们同时也发现,决定孩子学习质量的也正是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开发,我们认为,发展和训练孩子的思维是智力开发和实现独立思考的根本途径。而人的聪明只有遇到了难题时,才能得到展现。所以,发展和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应当针对“难题”或者“趣题”来进行,一是有难度,不是一目了然,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二是有意思,只有有意思才能吸引孩子去解决问题,由此,父母需要掌握两个方面的思维训练活动;三是有活动,调动所有的器官功能,全面地投入其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