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网络生活的“翻船”—离开联系圈(3)

哈姆雷特的黑莓 作者:(美)威廉·鲍尔斯


我就这样不经意地发现了智慧的闪光。书里的思想深深刻在我脑海里,在以后的人生中给了我无数启迪。它同我高中时代读的那些经典著作一样,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我发现,很多著名文学形象身上的特点,都暗合了书中的结论—奥德修斯、堂吉诃德、李尔王。以实玛利、海丝特·白兰、哈克·费恩、利奥波德·布鲁姆、霍尔顿·考尔菲德……这些人都经历了漫长的斗争,最终接受了他们同别人的距离,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他们探索自我的旅程,之所以从古至今魅力不衰,是因为他们的故事正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20世纪的哲学家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曾经说过,“孤独”是“因孤单而痛苦”,而“寂寞”则是“因孤单而自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过痛苦也有过自得,不过现在记住的多半是自得。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发现,拥有个人的空间极其重要,这样才能守护内心的宁静。可身处人群之中,留出个人空间又是那么困难。社会不停地阻挠我们,告诉我们说,每个人都必须处在群体里才能发挥价值,每件事都必须经过社会肯定才会有意义。

我们的文化理念是个体的自主和自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难道还会从众随大流吗?是的。因为自由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意味着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可以说,我们身上的责任越重,就越会觉得不如向社会妥协为好。许多广告商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们拼命强调,我们只有购买某种产品,才能彰显出个性。其实恰好相反,因为大家都在买,买了反而没有个性。广告把所有商品都定义成表达自我、解放自我的工具—“要叛逆,来穿大家都穿的鞋子吧”,是不是很荒谬?

我一直在努力忽视这一类信息,虽然还没有做到百毒不侵,不过也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视角。从那以来,我收获了很多。我终于懂得了寂寞的最高境界,即时刻保持一颗宽厚而寂寞的心。跟自己和解,不仅仅是要享受自己的陪伴,还要享受世间众生的陪伴。一旦你发自内心地自足安适,你就无需别人的肯定,就能超脱出情绪的羁绊,以更宽容的眼光看待别人。学会享受寂寞,就是学会体谅他人,这听起来很矛盾,但事实如此。我们在寂寞中遇见了自己,也遇见了别人,这才发现,以前对他们的了解原来只是一鳞半爪。

20世纪80年代晚期,我走出校园,头一回在大城市里独自谋生。那时候,数字时代才刚刚露出端倪,网络的触角还没有遍布社会。虽然电脑和电邮已经悄然流行,但用手机的人还寥寥无几,笔记本也是罕见之物。所以,只要走出了家门,基本上等于跟别人断开了联系。那段时间我在街头散步,虽然周围挤满了人,我却是寂寞的,就是这种寂寞,给城市生活蒙上了魔幻的色彩。怀特(E. B. White)对纽约市有一段精辟的描述:“(在纽约)人们激情四射地融入群体,却又保持着个人的独立。在纽约,城市每一刻都在变化,每分钟都有好戏上演,然而只要愿意,你就可以与这一切绝缘,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世界。”

这段话写于1948年,现在读起来犹如墓志铭一般。置身城市中心,那种联系不上任何人的无奈之感,如今已不复存在。新世纪伊始,我们就抛弃了以前的做法,再也不会同时兼顾“融入群体”和“保持独立”两方面。现在的目标,是无时无刻不保持联系。由于技术的种种便利,整个社会都开始相信第一条推论“联系越多,生活越好”。数字联系俨然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它满足了诸多需求和渴望,在所到之处留下了第二条推论:“联系越少,生活越糟。”也许大家曾经需要逃离人群,享受独处的轻松,现在却似乎没有人再这么想了。在这个联系最大化的世界,脱离联系就是跟时代脱节而滑向社会的边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