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网络生活的“翻船”—离开联系圈(9)

哈姆雷特的黑莓 作者:(美)威廉·鲍尔斯


随着时代的改变,聊天工具和电脑品牌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趋势不变—我们都离身边的少数人越来越远,而离网上的多数人越来越近。《时代周刊》最后总结说,父母应该教导孩子享受“网络以外的现实生活”。其实,家长们不需要提醒,他们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收效甚微。因为我们总是说得太笼统,只告诉孩子说,孩子,相信我们吧,下线后的现实生活确实很好,你最好赶快去体验一下。拿这种陈词滥调来说教,哪代人肯听?尤其当涉及网瘾问题时,这种说法就更嫌苍白。

孩子们不是傻瓜,他们早就看出来了,家长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每天的所见所闻告诉他们,网络才是趣味和新鲜的所在,要拼搏、要成功,就该去网上。虽然偶尔会有一两篇探讨网瘾的报道,但这种声音实在太微弱。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报道正在宣传“不容错过”的数字产品,并号召大家都加入网络社区。家长可以成天向孩子唠叨,不过他们的话到底有多少分量,还要看他们自己的表现。爸爸妈妈都离不开黑莓手机,孩子凭什么认定线下的生活更好?

据尼尔森公司统计,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美国青少年人均每月收发短信2 272条,比去年同比增长了一倍。这一结果震惊了全国上下,媒体由此推论,青少年之所以上课分心、考试不及格、在校不守纪律等,罪魁祸首全在短信。不过这也不是新鲜事,大家居然还会震惊,这才是我最惊讶的一点。这不都是明摆着的事实吗?孩子们如痴如狂地收发短信,从早到晚黏在屏幕前,简直忘了三维世界的模样(确有其事,有篇新闻的标题就是“走路发短信,女孩掉井里”),他们对自然世界越来越生疏,现在这种症状叫做“大自然缺失症”。但遗憾的是,正是媒体的宣传和家长的“以身作则”,教给了他们这样的生活习惯。

教育家兼作家罗威尔·蒙柯(Lowell Monke)有一次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看了一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少年轻人宁可面对电脑,也不愿与人打交道,这种现象让人担忧。第二天,班里有位同学给他发了邮件,解释了现象产生的缘故:

“每次我出门跑腿,不管是去买东西、寄东西,还是办别的事,遇到那些银行职员、商店收银员、邮递员和理发师,他们从来都不看我一眼!我觉得挺难受的,一个上午都是这样,我想了想,还不如上网呢。”

蒙柯写道:“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成年人不拿彼此当人对待,难怪下一代会沉迷于电脑或手机。”的确,是我们自己带头信仰这些数字产品,是我们自己把手机和电脑看做重中之重。所以孩子们又有什么错呢?他们不过是效仿我们,努力向社会的标准和价值观靠拢。按理说,我们不但不该责骂他们,反倒应该给他们荣誉勋章才对。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主人,是他们引领人们走向数字时代的未来,而我们则在后面不情愿地追赶。有数据为证:很多专家在研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时发现,使用数码产品的频率最高往往是青年群体。此外,不少传闻也印证了这一点。年轻人的确更容易接受新技术,因为对他们来讲,这些技术并不“新”,他们不像我们那样,脑子里还记得以前的旧时代。就像数十年前,我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电视,现在的孩子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电脑。反正电脑就摆在他们面前,好玩又有趣,用一用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首次接触电脑时,还是咿呀学语的婴孩,并不是他们掏钱买了电脑,就像我们当年也没有主动购买电视机一样。所以说,信息技术的革命,首先是由成年人发起的,虽然身为年长者的我们接受能力稍差,但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追赶。截至2009年,35岁以上的中年人已成为推动高端网站发展的主力军(比如Twitter),可我们竟然还撒谎说,自己是在以年轻人为榜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