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些场景与工作和电脑又有什么联系呢?由于数字工具给我们增加了不计其数的任务和干扰,咖啡店里的两个例子,正好反映了过去几十年间工作环境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白领员工身负职责虽多,却没有语音邮件,而必须听到电话就接,但同今天相比,他们的联系频率不算高,手头任务不算多,选一件事认真做也不算太困难。而今有了数字产品,我们不停周旋在各种任务之间,大脑早已透支,想要多专注几分钟也难如登天。据统计,现代人约有28%的工作时间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干扰和恢复注意力上。“书—音乐—咖啡—朋友—电话—服务员—火警警报”这类轮番进攻,折射出今天所有办公室里的状态。
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危害。不过是不停地点击、点击、点击、点击而已,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就算工作时,每五分钟就忍不住检查邮箱,那又怎么样呢?但要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你就得换个思路。别考虑做了什么,要想想没做到什么。因为不停地分心,又不停地恢复注意力,大量时间白白流逝,你没能发挥出该有的效率。电脑上的任务似乎闪电般地完成,其实没有那么快,只是我们误把电脑速度当成了自己的速度而已。正是由于电脑能迅速切换任务,我们不得不经常更换目标,办事效率反而下降。所以,在电脑上工作,效率高是假象,是大家的集体幻觉。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我们围着屏幕转,不仅思维速度放慢,我们也没有机会创新。大脑的诸多能力里,最重要的是联想能力,有了它,我们才能发现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大脑是有史以来最发达的联想工具,拥有大约一千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超过万亿种,比宇宙中已知的星球数还多。所以,一方面来看,数字设备是巨大的宝库,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帮助大脑接触不同的信息源,激发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总结。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要想创新,我们必须有多余的时间和心力,一旦萌发了新思想,就要深入想下去,才能创造出东西来。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把“天才的持续注意力”和“普通人的平庸注意力”做过比较,发现天才能够连续几个小时专注在同一件事上,普通人则三心二意,思东想西。并非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可以肯定,如果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整天面对屏幕,不停变换目标,那么迸发出灵感的机会就会逐渐减少,而且不管做什么类型的工作,创造力都要大打折扣。
本来是提高效率的工具,现在反而拖累了效率。尽管如此,许多公司依然固执地加强联系,对最大化主义深信不疑。报刊漫画家仁·索伦森在《慢动作》(Slowpoke)专栏里,把这一荒谬现象剖析得入木三分,她画了一组漫画,题为“当小型企业遇上网络旋涡”。漫画的第一格里,一位女商人正在接受电话订货:“要一打是吧?中午就要?好的,没问题!” 题解是“一开始,你在认真地工作”;而第二格中,只见这位女企业家坐在屏幕前,自豪地看着公司的新网站上线,题解是“然后,你需要一台电脑”。第三格漫画里,她正在奋笔疾书写博客,第四格中,又忙着加入社交网络,并意犹未尽地更新个人状态,比如:“别错过我今天11点27分的微博!”,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更新了一整天。漫画的下一格,她怔怔地盯着电脑,表情茫然地沉吟道:“等等……我忘了做我的生意了!!”最后结尾,两个外星人从宇宙飞船里偷看到了地球人的生活状态,并哈哈大笑:“人类很快会丧失生产能力,到时候就等着被我们占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