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很多公司都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就算认识到了也假装不在意。直到公司的业绩受了影响,这个问题才终于受到关注。顶尖调查公司Basex发布了一项研究,专门探索技术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结果发现,很多员工要花近半天的时间,来应付对注意力的各种干扰。Basex由此总结,这一现象导致很多企业“生产力降低,创新思想枯竭”。据该公司估计,2009年里,由信息过载造成的损失高达9 000亿美元,结果触目惊心。
随着类似的数据相继公布,信息产业不再是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却一反常态地扮演起绊脚石的角色,它的产品把每个人都套得死死的,连很多互联网公司自己的员工也泥足深陷。信息产业由此终于醒悟,到了该收拾自己的烂摊子的时候了。几年前,微软、谷歌、施乐、英特尔等几家全球最大技术公司的总裁,和学者、咨询师及其他有关人士一起,建立了非营利性组织—“信息过载研究小组”(Information Overload Research Group)。组织的任务是唤醒人们对信息过载的认识,致力于解决这一“威胁全球生产力的首要问题”。《纽约时报》用头版登载了这一消息,还配上了醒目标题“电邮迷潭中,信息公司自食其果”。
人生在世,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赚钱和糊口上,生活仿佛只剩下了工作而已。但在这里我们所探讨的,却不仅仅是经济和业绩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考验,现代人无论做什么,都逃不出它的阴影。经济损失和生产力下降也还罢了,最能反映问题严重程度的,是我们的大脑里传出的信号—在这个人类活动开始的地方,我们察觉到一个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我们的内心不时地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放慢步子,想从虚拟社区里挣脱而出。
这种渴望,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朋友、同事和邻居的反复抱怨中(“收件箱太满了”、“我家的孩子啊从电脑旁拉都拉不走”),在经久不衰的瑜伽热潮中(这类冥想练习能帮人们从数字劳碌中喘息片刻),在慢生活运动的悄然流行中(从慢餐、慢养到慢旅行,其中包含的思想精髓无非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需要舒缓下来),在安静休憩的私家车上,在垃圾箱的宣传语上(“我们乐意为您服务,但是请您先收起您的电话”)等等。
还有,这种渴望也反映在“扔手机”的活动中。这项“国际运动”由几个调皮的芬兰人发起,寓意为“象征性地从联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一年一届的“扔手机”世锦赛,虽然受到媒体的热捧,但报道中却往往遗漏了一条重要事实—芬兰正是世界上联络频率最高的一个国家。由此看来,联系频率越高,精神的桎梏越沉重。
我们大多数人没钱扔手机,所以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从数字产品身边远远地逃开。 人们开始青睐“断电休假”,开始渴望去偏远的地方旅行。一本商务旅行杂志里写道:“小圣文森特岛位于格林纳丁斯群岛中,岛上散布着22间木屋,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也没有WiFi,只有牧歌般的田园风光。你可以去原始的白色海滩上,傍着绿树支起一张吊床,也可以躲在屋檐下,捧上一本好书细嚼慢咽。”后来发现,那座岛上依然覆盖了手机信号,只是主管单位不肯承认这点。可见,在遍布无线网络的现代社会,没有任何地方能真正地遗世独立。而在另一座岛上,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颇有创意的 “孤游套餐”(Isolation Vacation)。旅行者只需花费999美元,就能享受到七天七夜彻底出世的生活。一上了岛,工作人员就会没收游客的通讯工具,并妥为安置,直到临走时才奉还。
联系网络几乎无处不在,地理上的偏远再也保证不了心理上的逍遥。这是一种重要的转变,许多人却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点。我有好些朋友住在繁华的闹市中,他们都很羡慕我在遥远小镇上过着“不闻世事”的生活。其中有位朋友是纽约人,她每年来科德角度假时,都跟我抱怨说,她家的孩子因为住在城市里,总是没完没了地发短信玩游戏,然后感叹:“真羡慕你啊,住在科德角就没有这些问题。”—真的没有吗?不是。不管是在喧嚣街旁的高楼里,还是在幽僻崖边的木屋中,只要你有手机电脑,周围也有信号,你的精神就依然与世相连,你的思维也依然到处飘荡。不过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憧憬“避世隐居”的浪漫生活,暗暗期许这种生活方式能复归于世界中。
仅仅憧憬还不够。假如你某天早晨醒来,发现心爱的宝物不翼而飞(比如说是墙上的一幅画,你每次瞥见都心情舒畅),这时你肯定想赶快找回它。那么,你是会去梦中寻找呢,还是在现实中采取点行动?我们津津乐道于各种数字设备,讨论哪款产品更快捷好用,却没察觉生活遗失了些什么,更没考虑如何找回失物。这件失物看不见也摸不着,无色又无形,所以很难用语言描述出它的特点。我们所丢失的不是一件存在的东西,而是一件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干扰和义务的空间。然而这种空间难以描述出来,更何谈找回呢?
大家都一样,我们都需要那片空间。因为无意弄坏了手机,我反倒明白了这一点。可问题是,数字产品是不可或缺的。那次意外发生几天后,我又买了新手机。当然不得不买,我不想跟世界脱节,也做不到完全脱节,更别提手机也能带来快乐啊。
数字产品集利害于一身,如果我们能扬其长而避其短,生活必然前途无量。到那时,数字工具就能发挥出应有的优点,就能够解放身心,加固感情,促进我们的成长。可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到达那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