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让创意照进现实(3)

想到做到 作者:(美)斯科特·贝尔斯基


创意人的迷局

让创意成真,这个命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迷局:能够让我们拿出成果、把创意付诸实践的力量,往往与创意的源头,即创造性是针锋相对的。

想感受下被“创造性”统治的滋味,就来看看查德和瑞萨的故事吧,这是我早前认识的两个人,他们面临的困境很有代表性。

混乱的工作方法带来混乱的结果

一家顶级电影公司的著名制作人有次向我绝望地提起查德,一个他曾遇见过的、最有才华的编剧。查德没日没夜地写。他写出了几个相当不错的电影,可失手的远比命中的多,而且他换了好几个经纪人。查德收电子邮件的频率是“大概一周收一回”。制作人和查德的好朋友们有种共同的感觉:你很难找得到他,而且他的做事风格极为混乱无序。他没法把创意坚持下去,而其中不少都大有发展潜力。

“我脑子天天都有好多情节来来去去的”查德对我叹道。

当我提到他不太能井井有条地工作的时候,查德开始为自己辩护起来。他提醒我,他是个作家,他热爱这份职业,而写作是他最擅长的。

“写作就是混乱的,写作是我的本性啊,”查德说。

但随后查德也承认,他想知道,要是他能够“有点秩序”,会有什么好处?

井然有序的工作方法会产生天差地别的效果。查德需要一个这样的系统:能抓住脑海中所有的新生创意,还能把他的精力引导到需要付诸实践的项目上。自认为是个技术恐惧症的查德,想出了一套纸面上的工作方法,这个方法能把他最重要项目的行动步骤直观地展现出来。他不再依赖即时贴,不再勉力追读电子邮件。相反,他制定了一套原则,甚至还有一两个小仪式,能让他优先去做最重要的项目,又不耽误他想出新创意。在深入了解“行动方法”后,你也能像他一样,重新评估自己的做事方式,无论是处理私事还是公事都适用。

社群把零碎的念头变成上市项目

现在,咱们来快速看一眼瑞萨的生活。她是学人类行为专业的,非常热衷哲学,思考起问题来有种永不言倦的劲头。她花了好几年时间思索一个课题:孤儿的社会发展。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尽管她的想法写满了上百页纸,却还没有成型。她只肯把观点讲给少数几个人听,而且极少回头去看自己写的东西,总是希望能想出新观点。她不太重视别人的反馈,但她可以滔滔不绝的说上几个小时,谈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毫无疑问,瑞萨是个极有激情也极具天赋的女子。

一年年过去,瑞萨换了好几个工作。提到这个半成品课题的时候,她的声音渐渐充满了犹疑和失望。“我什么成果都没做出来,”她承认。除了一大堆借口之外,瑞萨无法说清究竟是什么在阻碍她。她没能把任何一个想法变成现实。

瑞萨是个聪明人,却在孤军奋战。没人挑战她的观点,也没人促使她为创意负责,因此她走得很艰难。瑞萨的转折点是,她开了个博客,找了个好朋友给自己当导师,还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哲学论坛,可以每周跟别人交流想法。她那些零碎的想法慢慢聚拢起来,形成了一套重点明确的工作项目。最终,瑞萨研究多年的成果出版了,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对于瑞萨来说,改变一切的是社群的力量。

查德和瑞萨的故事反映出创意人面临的某些共同困难。把创意变成现实,这就像是自己和自己对着干。脑子再聪明、再有创意,也无法让这场战争停下来。

在这本书中,我会把重点放在各行各业的创意领袖和团队上,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把创意变成了现实。其中一位叫做乔纳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他是个独一无二的“混合体”——既是艺术家,又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对他最好的形容是“讲故事高手兼网络人类学家”。他虽然毕业于传统名校普林斯顿,可他的职业道路却一点也不传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激情在于“追寻那些发端于世界最基本问题的创意”,以及“探寻故事的时间胶囊功能”。

如此宽泛的兴趣很可能会沦为典型的空谈:有创意、有野心,却什么结果也没有。可乔纳森却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在28 岁之前,他就完成了好几个获奖的挑战人类与技术互动极限的网络项目。他主持的项目全都是成真的创意:“我们感觉很不错”是个全球性的、利用网络运行的人类情绪实验,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上千上万个在同一时间表达共同情感的人;

“Phylotaxis”是对科技和文化交汇过程的探索;还有很受好评的“猎鲸行动”,这是一个纪实摄影项目,在阿拉斯加的一场捕鲸之旅中,工作人员利用装在头盔上的照相机拍照,这些照相机每隔几分钟就会自动拍下照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