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很多记者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为了让他们好交差(我知道他们都有截稿的压力,没时间跟我扯深度的哲学问题),只好随口回答:“作家吧,因为作家可以是任何身份的总合”,但这绝对不是我的真正答案。我的各式新身份,是因为年龄与阅历不同,自然而然演化出来的,就像人也是演化而来的,你怎能把演化前与演化后的自己,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来挑选?就像你没办法问一棵成树:“你比较喜欢种子的你?小幼苗的你?3岁时的你?还是10岁的你……”,缺了哪一段,就不是现在的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包括我经常被问到:“你写过这么多文案,你最喜欢哪一篇?”我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3》中已经回答了:“每一篇文案对我都意义非凡。我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完美的,都需要被感谢,就像以前年轻时写的文案像新鲜硕大的葡萄,现在的文案像是桶底的葡萄酒。”我真不懂为什么人们总爱问选择题?难道只要给了他们一个答案,他们就可以满足了吗?他们就可以不必再探究了吗?人生的深度就到此为止?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觉知到自己思考的积弊,千万不要以选择题、比较题的方式,把你的人生当考卷来写,而要以一张全白的纸,或是其他任何的素材来原创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