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需求总是不断增加的,需求曲线也就发生相应的移动。即便西方主要国家的真实利率基本为正增长,石油价格也没有出现按照当期利率的速度上升的情况增长。
杰奎斯?克莱默和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中译本,2004,第29~31页)认为,豪特林模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可耗竭资源边际成本和售价不等的特点。但是,由于石油储量具有不确定性,已探明石油储量并不能说明石油的自然稀缺性。已探明石油储量被定义为在现在的市场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出来并且有利可图的那部分石油储备。已探明石油储备依赖于石油市场的价格来衡量,即便能真实测定已探明石油储备,其价值也有限。
丹尼森(1982)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评估量,包括可能石油储备、最终可获得石油储备和石油量等。这表明,地球上石油储量比已探明的储备多。
K. J. Arrow和S. S. L. Chang(1980)从资源存量的不确定性方面入手,通过运用不确定性最优控制数学工具,导出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数学结果。他们认为,豪特林法则成立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资源初始存量是已知的,但实际上,石油储量总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勘探活动而不断波动,对于特定时期的定价者来说,未来储量的波动是不确定的。石油工业中众多不确定性的存在,如新的石油资源不断被发现,技术的变化使开采成本不断下降,现实中政治和经济因素的扰动使价格曲线一次次移动,使油价波动的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加。通过引入储量不确定假设,Arrow和Chang导出了价格波动违反豪特林法则的结果。但Arrow和Chang仍然无法解释价格下降与产量上升会同时发生的现象。考虑到储采比(即年初探明储量除以当年产量)的变化,梅孝峰(2000)证明,储采比每增加一年,真实油价每桶将降低77美分(1996年美元币值),储采比的变化对于油价的滞后影响同样显著。
Adelman(1972,1979,1986),Houthakker(1983),Mckie(1978,第39页)认为石油在被发现时已经是产成品,石油储备不过是在产的存货。Adelman (1972),Danieslsen和Selby(1980)等则反对石油短缺的定义。石油短缺通常被认为是因为石油的可耗竭性引起了石油的长期不足,但是他们认为是价格控制产生了石油短缺,而Adelman则干脆反对可耗竭性,他认为油价不是依据豪特林模型来决定的。不过,多数经济学家还是同意把豪特林模型作为一种分析标准。
沿着豪特林的研究思路,后来的许多文献通过设定石油市场不同结构和参与石油市场的行为主体的不同行为,建立了各类理论模型,引进各类相关参数来分析油价波动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如Cremer 和 Weitzman(1976),Hnyilicza 和Pindyck(1976),Ezzati(1976),Gately 和Kyle(1977),Pindyck(1978),Gately(1983,1984),Adams 和 Marquez(1984),Krugman(2000),Alhajji和Huettner(20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