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 石油市场:理论创新止步(1)

石油的逻辑 作者:管清友


由于石油对于一国国民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特殊重要性,油价波动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特别是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经济学取得了重大发展。根据石油经济学家杰奎斯?克莱默和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的统计,这些文献在1980年代初期最多,其中1982年达到顶峰,之后则呈现下降趋势。 回顾石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这一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几乎都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的,其后则鲜有重大理论突破,即便是新世纪以来,油价经历大起大落的时候。但在石油经济学理论上,却是乏善可陈。精巧的模型和方法无法替代思想的飞跃和进步。我很期待研究者们能够在思想上实现更大的创新。。

按照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可以把这些文献分为市场结构模型和欧佩克行为模型两类,其中市场结构模型又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竞争型市场结构模型和垄断型市场结构模型。竞争型市场结构模型强调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性,欧佩克(OPEC)不能控制油价。

目标收益模型认为,石油市场存在竞争性是因为石油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Cremer和Isfahani(1980)证明了竞争型均衡来自向后弯曲的供应曲线。向后弯曲的供应曲线表明了多重均衡的存在。Krugman(2000)石油是可耗竭性资源,其石油生产受到政府控制,对于主要石油输出国来说,石油是国民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支柱。因此,由于短期石油需求缺乏弹性,国际石油市场可能存在稳定的高油价均衡和低油价均衡。

财产权模型也是竞争型市场模型中重要的一类。Mabro(1975),Mead(1979),Johany(1980) 指出,欧佩克获得自身的石油所有权后,出于长期利益的考虑趋向于减少产出,提高价格。1973年的石油危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Mabro(1975)认为,价格的增长可以解释为石油生产国对危害到其长期利益的不经济的生产率的反应结果。Mead(1979)认为,石油资源控制权的变化使得生产的决策权落到了对盈利性投资有较少机会的一方。Johany(1980)强调,政府在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空间里比较愿意按照市场利率来生产,这个利率要比国有化公司贴现他们从石油让步中产生的未来利润比率大。杰奎斯?克莱默和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中译本,2004,第70~71页)列举了财产权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其要点在于财产权模型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石油市场模型。虽然财产权模型解释了1973年的价格上涨,但对1979 1980年以及1986年的价格变化缺乏解释力。

供给波动模型立足于解释由供应中断导致的价格上涨。MaxAvoy(1982)发现在没有卡特尔行为的情况下,欧佩克国家如果按照原定的供应合约履约的话,其价格曲线与实际的价格曲线非常接近。因此,欧佩克国家不必为价格上涨负责。Verleger(1982)认为欧佩克是价格的跟随者而非领导者。供给波动首先影响了现货市场,欧佩克随之调整官方价格以适应这一变化。欧佩克价格的滞后同时也鼓励了投机行为,也就使其后的价格上涨更为剧烈。

垄断型市场结构模型侧重欧佩克及其成员国对石油市场影响的研究。这类模型的共同点在于把欧佩克看作卡特尔组织,把国际石油市场看作由卡特尔定价的垄断市场。国际油价的波动决定于欧佩克国家的定价规则。这类模型又分为三类:垄断模型,寡头模型以及卡特尔模型。尽管有着卡特尔模型和主导公司模型对欧佩克行为的分歧,但这两种模型还是把国际石油市场看作垄断型市场,国际油价的波动来自欧佩克的定价原则。欧佩克定价原则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财富最大化方法;二是产能目标区方法。

财富最大化方法的思想来自豪特林模型中关于垄断市场的论述。这方面的文献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