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因地而宜的餐桌礼仪课
问题直击:德国家长认为要想让孩子懂礼貌,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影响和教育,不能指望他们长大之后一夜之间懂得。因而,在生活中,他们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而且因地而宜,而最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就是他们的餐桌礼仪教育。
在小欣欣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在国内看过很多家长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端着碗,跟在孩子后面跑,千哄万骗之后给孩子喂一口饭。一顿饭吃下来,没有个把小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得有多累啊?”我曾经问过一个家长。
“那怎么办?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喂的话他就得饿着,身体就会不好。”说起这件事情,这位家长也是一脸无奈。
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吗?我心里一直在默默地思考着。在小欣欣出生之后,我们就有意培养她独自吃饭的能力。结果呢,在小欣欣将近一岁的时候,就能自己吃饭了。为此我们显得有点儿沾沾自喜。可是这种喜悦的感觉却在一次拜访老公同学的过程中消失了。
勒尼蒙是我老公的同学,为答谢老公帮他完成了一个课题的研究,勒尼蒙在家里摆宴,专门请我们一家人吃饭。勒尼蒙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的孩子三岁,而小的孩子才一岁左右,正好和小欣欣是差不多的年纪。
“天哪!那他们夫妇要是喂孩子吃饭的话得有多么费劲啊?”我不禁问老公。
“不会吧,德国父母不喜欢喂孩子,都是让他们自己吃的,你去了就知道了。”老公一脸神秘地跟我说。
在我们到他们家的时候,勒尼蒙就带着自己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两个孩子表现得非常有礼貌,不仅非常大方地用中文跟我们说“你好”,而且在进屋之后,还纷纷给我们搬椅子、拿糖果。相比之下,小欣欣就显得有些“怯场”了,在接到糖果之后,连最起码的“谢谢”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