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你们具体如何做呢?”我满脸疑惑。
“很简单,比如罗蒙在家的时候,我们就会谈论这些音乐,并且在房间里播放这些音乐,每天如此。刚开始的时候,罗蒙对这些音乐有些反感,不过,时间一长,他也开始慢慢对这些音乐感兴趣了。”马洛非常自豪地说。
“就这么简单?”我还是有些不解。
“对,就这么简单,后来,罗蒙觉得这些音乐不错,还专门拿着他爸爸的光盘去学校,向学校的音乐老师推荐这些音乐。现在,这些音乐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被收录到校园歌曲欣赏的课程当中了。”塔林说到这里,有些眉飞色舞。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学习音乐呢?”我深入一些地问道。
塔林回答道:“音乐是好东西,它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快,也能让人的性情变得平和。不喜欢音乐时期的罗蒙情绪比较暴躁,可是自从喜欢上了音乐,特别是在‘霸占’了他爸爸的马头琴之后,性情大变。不仅开始关注音乐,而且也变得越来越绅士了。”
“让美妙的音乐在房间里弥漫,就是让孩子喜欢音乐、教孩子音乐的最好方式。”马洛最后作了“总结发言”。
德式教子坊的铁规则
“‘让美妙的音乐在房间里弥漫’,德国人可真是冰雪聪明,竟然想出了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
“是啊,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育方法!因为人总是很容易受到当时当地气氛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超出本能、理智的反应。比如当你进入一个音乐悠扬、人人都微笑的环境当中,你的心情再不好,也会慢慢变好,最终也以微笑对待他人,这就是氛围给我们造成的影响!”
“是啊,有时间我们也得培养一下自己的音乐细胞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老公的参与下,我进行了以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