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梅贻琦·韩咏华】一年清致雪霜中

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作者:岚枫


很多年前,二十六岁的她曾经对劝她的好友说过一句话,她说“我豁出去了”,其实,对于嫁给他,她十分坚决。

她叫韩咏华,很平凡的名字,一如她的人。在民国那些风华绝代的女子里,她是再普通不过的,没有林徽因、陆小曼那样惊艳的美貌,也没有张爱玲、苏青那样惊世的才情,如果不是嫁给了梅贻琦,也许根本没人知道她是谁。

嫁给了他以后,她后来被邓颖超亲自接见,邓颖超还特意请了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大厨做了一桌地道天津菜宴请她,杨振宁和李政道回国时也总会拜访她,她还被特邀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

大约有年轻的姑娘们会羡慕她的“夫荣妻贵”,可是,如果时间倒转,又有多少人会有她那样的决然?

她嫁给他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清华里普通的老师,他们没有房子,住在租来的小后院里,他每个月的薪水都要给父母寄去三分之一,给三个读大学的弟弟三分之一,而他们的小家只留用剩下的三分之一。作为妻子,她一生都没有掌过家,从来都是他给多少钱,她就花多少钱。

放在现在,梅贻琦应该是许多女子避之不及的“凤凰男”吧,潇洒多金这样的词和他统统搭不上边,可她对此从没抱怨,从不计较,她一生都没有干预过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从嫁给他的那天起,她便“豁出去了”,她包容、欣赏他的性格,亦愿与他一同担当两个家庭的责任。

他担任清华留美学生处监督的时候,她跟他一起去了华盛顿,为了节省经费,他把监督处的司机辞了,自己学开车,而她接替了钟点工的活,为大家做饭。

担任校长的时候,他有车,但她没有乘过他的车。他到了昆明后把校长专用的小汽车交给学校公用时,她和孩子们安步当车,走很远的路也毫无怨言。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向教育部申请补助金,补助联大的学生,可是他家有四个孩子在联大上学,他却不肯让孩子们领补助金,把机会让给更贫穷的学生,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磨好米粉,用银锭形的木模子做成米糕去卖,为了他的校长尊严,她从不说自己是梅夫人,只说自己姓韩。那时候,她挎着一篮子热气腾腾的米糕,走很远的路去卖,她舍不得穿袜子,把脚磨破了,整个腿都肿了,可是她还是笑着,把那糕叫做“定胜糕”,她说这寓意抗战一定会胜利。

她这样的女子,真的是太遥远的一个人了,那些旧式女子所秉承的善良与柔韧,这种旧式爱情的宽容和忠贞,早被那些“新派”的女子们嗤之以鼻丢进了故纸堆,她们“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只是,若真觉得“在宝马里哭”很好,那也许会哭上一辈子,而那个在“自行车后笑”的女子,也许有一天就在宝马里笑了。

上天总是公平的,有付出,才有获得,一份感情,总是同甘共苦更圆满。

很多年后,她依然记得,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下班回家的他看着正在院中嬉戏的孩子们安静地微笑。

那时,她正在厨房的窗下准备晚餐,米饭熟了,水汽蒸腾,透过冉冉的白雾,她看到他脸上淡淡的笑容。

他的笑在昆明城无边的暮色中显得温暖无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