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顿悟

一生伏首拜阳明 作者:鹤阑珊


王阳明没有任何书籍可以看,开始时,他安静地坐着,回忆读过的理学书籍,偶尔还会想起当初格竹子时的事。多日之后,他开始进入冥想状态。他想的是,如果圣人被搞到龙场这鸟地方来,该如何做呢?有时候一天都不会吃饭,坐在那里和死人一样。

跟班的人不知道,王阳明正在专心求解“大道”。这就是湛若水提倡的“静一”功夫。这样静了多日后,王阳明突然感觉到胸中快活自然,仿佛这个世界已经与自己融为一体,他就是这里的山和水,就是这里的老虎和毒蛇。

古人说,天下学问都从静中来。为什么安静可以产生学问?这实在是个谜,但却是客观存在。真正做学问的人,大多都是孑然一身。即使有家人,他们也不尽半分责任,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刻苦静坐中去了。王阳明每天坐着的时候想的是格物,做梦居然也会梦到格物。在神魂颠倒了数日后,有一天正在睡觉时,他突然醒来,几乎是一个跟头翻起来,大呼小叫,跳跃着,把山中的狼虫虎豹全都惊醒,他的跟班自然也一样跳了起来。

只见王阳明嘴中念念有词: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去求。从前枝枝节节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殊不知“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心上发一念,孝亲便是“物”。

浅近说来,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致知”,“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更没有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需要“致知格物”。去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诚了。把心这样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国”、“平天下”。

说完这一段话后,王阳明又思索起《五经》之言,与自己的这套理论完全吻合。这就是驰誉后世的“龙场悟道”。

从哲学角度来讲,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的确是可圈可点,但从故事的角度来看,相当艰涩。我们省却王阳明那些繁杂的语录,来综合分析一下龙场悟道的根本。王阳明所省悟的道,集中到一点,就是“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与天地万物相通”,如能让每个人的心像镜子那般光洁,用以“返本照物”,那么,“自圣人以至凡人,自一人之心以达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万代之后,无所不同。”最终,他确认“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由此形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本体论和宇宙观。也就是说,“理”和“物”都在心中,“天理良心”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第二个部分则是“致良知”。第三个是“心学”最重要的一条: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具体说有三个内涵:

一、知行互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二、知行并进——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三、行而后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路歧之险夷,必待亲身履历而后知。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三个方面: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当王阳明在那里悟道的时候,他的跟班又有问题了。其中一名跟班居然在睡觉时被狗熊舔了脸,一半脸皮不见了。当地的苗民此时已经和王阳明的关系相处融洽,纷纷跑来教王阳明如何防御野兽。这些防御措施太血腥,王阳明一个都不用。

他对苗民说,野兽之所以经常来光顾,是因为咱们占了人家的地盘。这里为什么是人家的地盘呢?因为这里都是森林。我们可以让它们搬家,把树木砍伐,把草地用大火烧掉。这样,我们不但赶跑了野兽,而且还能在烧过的地上翻种庄稼。这就是王阳明在龙场提倡的“火耕”,它让很多苗民更加坚信神虫的伟大!

王阳明在传授当地苗民务农之余,还教他们自己感悟到的“心即理”与“致良知”。这些苗民虽然听不懂,但看到王阳明那平静如水、侃侃而谈的样子,就认为这是比粮食还要好的精神食粮。王阳明在“鸡同鸭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思想,“心学”的花朵即将绽放。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王阳明正是这样的“金子”。他能把一群根本不懂汉语的苗民驯服得服服帖帖,四处传播他那伟大的名字,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他的麻烦随之也就来了。

来找他麻烦的人是思州太守。当然,这事也怪王阳明,他来到龙场,从没有拜过一位当地官员,他自己想的是别给人家找麻烦,但虚荣心强的地方官认为王阳明是瞧不起他们。开始时,他们还能与王阳明相安无事。可当王阳明的名声传播开来后,思州太守坐不住了。他治理苗民多年,总是翻跟头,现在居然被一个病夫治理得很好,这如同抢了他老婆一样。于是,他派了几个官场中的人渣并带了几个流氓来到龙场。

王阳明赶紧出去迎接,可这些人向来都用鼻孔看人,根本没有看到王阳明。走进王阳明的办公室,这些人发现这是个大会堂,好多人都在这里听王阳明讲课。流氓开始耍流氓,指着王阳明的鼻子叫嚣,为什么不去拜见我们家老爷?王阳明还没有解释,这些人已经开始在房间里耍了起来。

王阳明沉静如水,苗民们没有这种涵养功夫,拿起身边的东西就对这些人渣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这些人被打得哭爹喊娘,逃出了龙场驿。思州太守大怒,坚决要让王阳明尝点苦头。老天爷保佑,王阳明的一位老乡、思州的按察副使毛应奎安抚了太守,给王阳明写封信说,打人是不对的,你应该来给太守赔不是。

王阳明回了封不阴不阳的信: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太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言无所容!但差人至龙场陵辱,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太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太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太府,何所得罪而请谢乎?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

某之居此,盖瘴疬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而我居之泰然,盖在于我无动于心。太府要加害我,我也只当是瘴疬、虫毒、魑魅魍魉而已尔,我岂能因此而动心?

这封信主要说了三点:

第一,来的流氓是太守派来的,是来表达问候的,侮辱并不是太守给的,同样,我也没有煽动百姓揍他,是流氓大大坏掉了的“良心”煽动了百姓群众。我与思州太守间没有任何关系。我想不出理由来向太守赔罪。

第二,磕头虽然在我们帝国是家常便饭,但也是讲究道理的,如果不该磕而磕或者该磕却不磕都是不对的,我就不应该给太守磕头。我不自取其辱。

第三,你不知道我来到这里已经是看破了生死关,我赖以自守的只是礼义廉耻。如果这个都放弃了,我还不如去死了呢。

思州太守看完了这封信,很惭愧。他想不到自己有这么可恶,真想去给王阳明道歉了。

王阳明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当官的都想和王阳明吃个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时,一个水西宣慰使听说王阳明的事迹后,给他送来了米、肉、金银、马匹,还让人来给王阳明劈柴。王阳明都婉拒了,他说,我只是一个被朝廷贬到这里来的人,在这儿金银、马匹用不着,原数奉还。但我要吃饭,所以,大米和肉等我收下了。

这位宣慰使向来是无事不献殷勤的,他所以给王阳明送礼,是因为有求于王阳明。水西这地方本来是有驿站的,但宣慰使想要废掉驿站,因为没有了驿站,他就可以在这里横行不法,而朝廷根本不会知道。可是,他有贼心却没有贼智,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既偷吃羊肉还不惹一身臊。听说龙场邮局的一把手王阳明发现了一种学说,看来是个聪明之人,所以就此事请教王阳明。

王阳明现在特别喜欢写信。他写信给这位宣慰使,要他别胡思乱想,驿站可是朱家老祖宗留下来的制度,连后来的皇帝都不敢废掉,你一个宣慰使居然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去敲地狱的大门吗?即使你有能力废掉驿站,那么,比你官职大的多了,他们也有权力,大家都把驿站废除,天子听不到地方的消息,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宣慰使被这封信吓得几天没有睡好觉,并为当初的鲁莽想法而深深懊悔,便不由自主地总去王阳明那里听课,成了王阳明的旁听弟子。

不过,这位宣慰使还是有想法。当时,一位姓宋的酋长有个不安分的手下造反了,可这位宣慰使手握重兵,居然按兵不动。王阳明就给宣慰使写信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是你在按兵不动,剿灭一个酋长对你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何况只是一小股反政府势力,居然纵容他们在你的界面闹得天翻地覆。朝廷倘若知道了,该作何想?他们会不会认为你是没有能力?万一把你撤换了,该怎么办?

宣慰使幡然醒悟,立即出兵,很快就剿灭了叛乱。

王阳明写信的功夫已是臻入化境,这全是因为他“知行合一”的理论为他垫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