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克劳士比大师的发现(2)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作者:杨钢


☆工人们需要控制,需要不断的监督。

☆不要相信生产人员会把事情做对。

☆管理层并不重视质量控制工作。

在克劳士比先生看来,这种‘质量控制’,无异于把‘人死后的解剖验尸’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另外,大家虽然都在谈论统计学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却从来没有被真正地应用。人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上。人们虽然每天都觉得自己干得不错,但实际上他们却是每天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没有人放在心上。

试想,一个医生,他会允许将纱布遗忘在病人的肚子里,然后去做统计分析,并进行修补吗?这岂不是荒唐至极?可人们为什么还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质量工作’呢?难道我们必须如此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医生关注生命那样,在人们还没有生病或刚刚有了病理症状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呢?于是,他决定打破制造业的这个‘陋习’,把源于医学的‘预防’的概念应用于制造业和工业。从源头就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控制住,并采取行动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他坚信这个理念一定会带给制造业‘革命性的变化’。

克劳士比先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向主管讲述自己的想法。然而,主管根本听不进去,也不相信他的话。这让他万分沮丧,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思考。他知道,要想让人们接受并实践这个理念,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人们可能需要为此改变习惯,甚至改变信仰。

当时,基层检查员的薪酬很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于是,克劳士比先生就利用业余时间到一家男士用品商店做兼职销售员。这家店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流动人口,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谁家里要是来了一个客人,整个小镇上的人都会知道。

为了尽可能多的留住回头客,并让他们介绍更多的其他客人来店里消费。克劳士比先生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识别、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方面。结果,他成为了店里的销售冠军。此后,他的业绩一直都是最好的,以至于当他提出辞职时,老板给出很好的条件极力地挽留他。虽然,他后来还是离开了那家商店,但是,这些经历,却帮助他深刻地理解了‘满足客户需要’、‘对客户忠诚’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制造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