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节:第三章 把特长作为找工作优先考虑的条件——竞聘(1)

雄辩是说服力 沉默更是说服力 作者:成冰


第三章

把特长作为找工作优先考虑的条件——竞聘

找工作时间越长,内心就越迷茫越不敢面对自己,谁都知道这些情绪是没有用的,但是无法改变自己,其实你真正缺失的,除了心态,还有怎么推销好自己。

实实在在地亮出你自己

竞聘,优胜劣汰!说话时必须恰当地展示自己能够“醉倒群芳”的实力,用自己优于别人的条件服人,用自己竞得岗位后高于别人“多筹”的思路与措施服人。这要有三个原则:

一是实在,介绍自己的实力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而且要做到“实”得“可信”。

二是艺术,比如运用心理学上的攻心理论,先抑后扬,先贬后褒,做到“实”得有“度”,“实”得“文明”。

三是心机,在竞聘演讲中,评委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第一位演讲者作为参照对象。因此,前面演讲者“露才”时必须要有超人的气势,让后来者被逼得撑不起腰,后来演讲者千万不要只注意“集大成”,而忘记了自己的构思和长处所在;要注意观察评委对前人的反应,就其兴趣所在,结合自己展开;还有,别忘了当止则止。下面是一位竞聘办公室秘书者的演讲片断:

我竞聘秘书,有一个最不利的条件,即我的学历。你们说要招具有本科以上文凭的,而我仅此一张自考大专文凭,好在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事实不总是证明文凭等于水平,学历等于能力。请允许我幸运地回顾一下往事:(出示杂志)这篇打开写作之门的论文是我大专三年级时发表的,(出示证书)这些奖证是05、06、07连续三年的优秀撰稿人证书,(出示目录)这是我八年来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目录,(出示文集)这是我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一百多篇论文汇集,(出示文章)这是我撰写的《领导科学与艺术》和《文秘调查报告》。因此,我来竞聘了,因为我明白,我竞聘秘书还有几个算得上条件的条件……

竞聘者开始似乎在讲自己的劣势,但这恰恰是诚实可靠的表现;而在给自己“抹黑”以示诚实之后,趁机“亮”出自己几条压轴的优势,让评委及听众对其实力不能不心服。

竞争固然无情,但不可以诽谤和贬低其他竞聘者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做人,人格是第一位的,水平三流,知识二流,人品一流。

第一个问题很重要

一位人力资源部主管,参加过多次现场招聘会,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不少求职者不善于自我推销,说话结结巴巴,没有逻辑性,半天讲不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而只是一味地说“请相信我,我一定会干好的”,这怎么可能让人相信呢?

中国人不善于自我推销,与偏向于内敛保守的传统文化有关,过分相信“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这句格言,于是以为有学历、有技术就会有人赏识、有人推荐、有人提拔,结果不少人却因不善于表达与沟通而失去了一次次求职的机会。

有一位22岁的英国年轻人,尽管他有一张名牌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却四处碰壁。为了求职,这位年轻人从英国的北方一直到伦敦,几乎跑遍了全英国,一天,他走进世界著名大报——《泰晤士报》的编辑部。

他鼓足勇气,十分恭敬地问招聘主管:“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对方看了看这位外表平常的年轻人,说:“不需要。”

他接着又问:“那需要记者吗?”

对方回答:“也不需要。”

年轻人没有气馁,又问:“那么,你们需要排版工或校对吗?”

对方已经不耐烦了,说:“都不需要。”

年轻人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美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那你们肯定需要这块告示牌。”

对方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招聘。”

他的举动出乎招聘者的意料,招聘主管被这个年轻人真诚又聪慧的求职行为所打动,破例对他进行了全面考核。结果,他幸运地被报社录用了,并被安排到与他的才华相适应的外勤部门,事实也证明,报社没有看错人。

20年后,他在这家英国王牌大报的职位是总编。这个人就是森蒙——一位资深且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报业人士。

这是口才大师叙述的一个故事,当然,森蒙的成功不可照搬,但是他沉着大胆的精神值得学习。在求职中,我们不要急躁,更不要气馁,弱水三千,我们只饮其一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