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与应聘,两者间的对话,往往在提问中开始,应聘者被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谈谈你自己吧!”许多应聘者会认为“我不是写在简历中了吗?为什么还要问?”因而面露不耐烦之色,有的甚至会以“这些我在简历中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作为答复。
请切记,绝对要尊重主考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并诚恳地回答,而这个问题,正是你进行“自我推销”的最佳时机。如果这道题回答得很得体,令对方印象深刻,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顺利地推销自己,被招聘方认可。
这里说的自我推销可不是小贩缠人式的推销,而是引人入胜的推销。如果你在面试前认真做过准备,那么你必然已彻底地认识自己,我最大的长处、特色在哪里?哪些是我过去做得最好的事情?我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术、知识?刚出校门的人,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觉得无从谈起。其实,对于尚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主考官无从询问“工作”本身的专业性问题,但是他可以借由你在课业上的表现、所选修的课程以及所参加的社团活动等方面,来判断你是否具备做好这份工作的能力和潜力。
大学生小周面见某家公司的老总,想向老总推销自己。但是,这位老总经验丰富,且又固执己见,根本没有把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放在眼里,没说上几句话,老总就一口回绝小周说:“你可以走了。”
对于小周来说,会谈出现了不利的局面。此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像毫不在意似的轻声说:“老总的意思是,贵公司人才济济,足以使自己的公司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纵然外边的人有天大的能耐,也不需要利用。何况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小青年还不知道能干些什么,如果使用我这样的人,也许会给贵公司带来麻烦,与其这样,倒不如拒我于门外,是吗?”小周说到这儿,有意停顿下来,只是面带笑容地看着老总。
老总一愣,开口说话了:“你能谈谈自己的特长和想法吗?”
小周显得不紧不慢,对老总说:“对不起!刚才我太唐突,请原谅!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可以谈谈吗?”
老总紧接着说:“当然,不用客气。”
本来小周素质就不错,准备也颇为充分,借着老总的话,从容不迫地说:“在学校里所学的与专业结合起来是种幸福,但人具有可塑性,只要 头脑灵活,什么新鲜事都可以做。公司想减少培训员工成本,希望员工一上岗就能创造效益,所以我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就不是那些书本知识了,而是——我发表过一些文章,可以搞企宣;我善于交际,可以做业务。”
老总一边听,一边赞赏地点头,最终决定留下这位大学生。
所以你在推销自己的时候,要很巧妙地在自己的特长与所招聘的工作之间找到着力点及相关性,并将其凸显出来。
把薪水嫁接到工作上
许多人在面试时都很犹豫,自己该不该询问公司的福利制度呢?询问了之后,会不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
问,当然要问,只不过问问题的顺序应该要注意。先问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再问规定和福利,如果一开口便急切地想知道公司的福利,当然会给人不良印象。
如果闭口不问,不管主考官问什么,都一概以“没问题”“不计较”等字眼回答,主考官反而会担心,“难道是留学前的过渡期?”“会不会只当做临时的跳板?”“这么苛刻的条件都答应,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应届大学生在面试中贸然谈薪酬是个大忌,况且新人的起薪都一样,你谈了,人家也不会给你加薪,反而会招致反感。即使对方问你对薪水的期望,你也要谨慎应对,或者用“我相信公司会承认我的工作价值”之类的话回答。
跳槽的人谈薪金,也得有策略,期望的薪金是需要的,但可以将薪金的重点转移到职位上,让对方觉得职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那你就可以轻松地争取到更好的待遇。
小鲁到一家电器公司应聘。这家公司生产笔记本电脑,并把产品租赁给旅馆、机场等处。公司老总非常满意自己的产品,他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小鲁解释这种电脑的多种用途。随后,老总想让小鲁任公司营销部的主管,年薪10万元。小鲁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能不能每年报销一万元的公务费用呢?”老总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