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最彻底的抗拒是连“不”都不说——冷战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人在沉默冷静的时候,思维更活跃,思路更清晰。当自己处于被动不利时,与其当面锣对面鼓地蛮干,不如在沉默中等待时机,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保护自己。
远离诱惑才能不被诱惑
不盲目随众的人,多以自己的眼光分析判断问题,当别人看好某一面时,他会透过这一面看到另一面。这一面的色彩即使再鲜艳,他也不痴迷,因为色彩经不住时间的风雨,迟早会褪色剥落。能看到别人看不到或看不起的没有色彩的另一面,眼力就无懈可击。
王莽当年是个好青年,办事踏实,干活从不讨价还价,这样的好青年领导喜欢,不栽培他栽培谁呢?王莽还以老实本分、为人大方赢得了广泛的人缘。许多人都认为小王这人好相处,和他打交道不会吃亏。后来小王进步得越来越快,官当得越来越大,亲近和追随他的人就更多了,大家看着小王成才,又看到与他亲密接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都以为看准了不断升值的“潜力股”,炒王莽的人激动得拼命地把他往上抬,吹捧他如何能干,如何德才兼备,不让他当总经理或CEO等于证明大家的眼力太差劲了,白费了这些年炒作哄抬他的时间与精力。
当大家与王莽玩得热火朝天时,有一个叫彭宣的人却保持沉默,冷观局势。当然,一开始,他也像其他人一样设法进入王莽圈子,托朋友找关系靠近他,终于等到了与领导共进晚餐的机会。可是,老彭看到王莽之后,回家不是立即在日记中把这“令人激动的幸福的相见”写下来,而是对大儿子说,“王莽神清面朗,气很足,但是神中带有邪狭的味道,权力捞足了后可能要坏事,我不肯依附于他,我现在这官不做也罢。”于是,老彭编造一些理由,辞了官。
后来的事实证实,老彭这家伙的确厉害,他把为人忠诚的王莽看成了危险的野心家。老彭最后以冷静回避的方式,没有成为“王党”,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靠的就是沉默的智慧。那些自以为攀上了大主子、成天跟在王莽屁股后面转的人,随着王莽一声倒台,一个个都完蛋了。
当王莽还是一个要求上进的青年时,他不会、也不可能把老总赶下台,他想当老总是在他与老总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后,他的资历让他发现他与老总的位子近在咫尺,他于是把自己的价值观推翻,重新人生定位。他不会把野心告诉别人的,他甚至来不及告诉自己,他就被一班追随者赶上了权力的宝座。
只有了解人性,并知道人是会变化的,才会看到王莽“忠”的背后掩藏的动机,王莽越红火,其身后的东西就越显露,这时候既得利益者与他共同掩饰着,什么事都“好!好!”“英明!伟大!”,吹得天花乱坠,因为不这样做的话,证明自己也不是个好东西。所以,王莽和他的同事共同演出了一场骗人的闹剧。极少数智慧的人,从热闹处看到了隐患,从夸夸其谈中看到了祸种,于是管好自己的嘴,甘愿“边缘化”,做一个“被人遗忘”的人,这样便逃离了灾祸。这样的事,当今仍在上演着,不过舞台有大有小而已。
适时打破沉默,结束冷战
打破沉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打破沉默的人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先分析清楚双方是因为什么才会出现这种沉默的局面,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预想的效果。
有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为了赢得某个客户,已经付出了一年多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但是就在即将达成协议时,这个客户在一次谈判中突然要求再次降价,而且降得不可理喻。
对方说:“我对你们提供的柴油发电机组很满意,但给我们的价格里面必须要包括自启动控制屏、自动控制柜、运费及安装费。”
销售经理听见这话,知道留给自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赔钱,要么就彻底放弃。
沉默,双方都不再说话,各自看着自己面前的文件与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