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祸福相依谁人知(4)

胡雪岩那些事儿 作者:杨秋丽


朝廷出于多得税利等目的,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盐”的幌子下,强行摊派引盐。如果不能完成售盐任务,地方官的考绩就上不去,直接影响到官职的升迁。因此,地方官往往向有盐处赊借,盐主因无现价,抬高盐价,而且赊到盐以后,水运或者陆运,又加上了一部分运费,等这些盐运回地方,价格已经很贵了,老百姓自然是买不起的,但是老百姓不吃盐又不行。

也有些有良心的盐商到民间卖盐,但是这样肯定会得罪官府,这样盐价超高的难题就没法解决了,老百姓只能忍耐。而这些盐商却大发其财,而盐商如果要做得更大,就需要更多的“引”,也就是需要更多的营盐许可证,而营盐许可证的颁发权在谁的手里呢?在盐大使手里,所以盐大使就成为盐商巴结的对象,这些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出手阔绰,所以说盐大使是个不折不扣的肥缺。如果王有龄的盐大使能够捐成功,这捐纳的500两银子怕不出几天就会回来了。难怪王有龄和胡雪岩两个人四眼放光呢!

想到这里,结合胡雪岩判断人方面的自信,他呼了一口气,作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王兄,借一步说话!”

胡雪岩掏出那张500两的银票,说:“你我一见如故,我不忍心看到你错失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是500两的银票,放在我这里也没啥大用,请你收下!”

换作是谁,当时肯定也会呆立当场,王有龄也不例外,因为事情太突然,天上的馅饼一下子就砸在了自己的头上,而且是自己饿得发狂的时候!非常6+1哪有这个刺激呀!王有龄于是就下意识地攥住了这张银票,就像攥住了自己的前途一样,不舍得松开。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500两银子有个大致的换算,好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先看看一两值多少钱吧。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白痴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儿结账,共是19两7钱4分”。

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高。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现在的白银都是工艺品,价格已经大打折扣。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公斤大米,就是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2元之间,以中间价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元。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300~6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折合人民币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