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由漕运转海运是大势所趋了。但是,第二年,朝廷又突然下令,全面禁止海运,仍然由漕运负责京师皇宫的粮食供应。
其实,诸位不用惊奇,新事物要代替旧事物,那绝对是千难万难。漕运历时几百年,大运河纵贯多省,多少官员、船工和衍生服务行业靠它活着呀!海运代漕运,轻描淡写几个字,但多少人手中的饭碗要砸掉呀!
既得利益者,永远是改革的最大敌人,而有时候我们不自觉的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所以呢?什么人革命?像阿Q那样一穷二白无牵无挂的人才革命。
当然,既得利益者们也是有借口向道光皇帝吹风的。其一,漕运一完蛋,成千上万的漕运工人怎么办?海运又吸收不了那么多,万一丢了饭碗的草民闹事,头就真大了。其二,海运日久,人心就会变,万一不法小人勾结英国鬼子怎么办?
道光皇帝一听就慌了,他虽然贪财,但是他更知道,农民起义比洪水猛兽还可怕呢!道光皇帝怎么起家的,他自己最明白!当年道光的老爹嘉庆皇帝一个疏忽,让逆贼天理教徒闯进了紫禁城,幸亏道光不怕死,骁勇善战,不但打退了叛贼,还一举赢得了老爹的信任,把宝座传给了他。
但是那至今仍然嵌在宫门之上的箭镞,还是让道光不寒而栗,说什么也不能再逼人民造反了!但是,根据后面的史实我们知道,几年之后,洪秀全口里念叨着上帝万岁,在广西造反了,而且还是封建两千年来最猛的一次。可怜的道光呀!
其实道光惧怕漕帮造反,是有道理的。不信,你看后来,京杭大运河终于无法承载运输任务后,游手好闲的船运工便成批进入了上海滩。国民党时期上海臭名昭着的青帮,前身就是漕帮,这个我们不展开说。
至于英国鬼子,道光更是害怕,因为自己被人家打了个灰头土脸,把香港岛都丢了,虽然签《南京条约》的时候,他还不知道香港在哪里。
就这两条理由,一内一外,让道光皇帝顿时取消了海运。
这其实很合椿寿的心思,毕竟漕运转海运,浙江的米从杭州运到上海就完工了,自己的职权要受到很大的削弱,油水也会少捞很多。
所以,他还在暗自高兴,殊不知一双毒辣的眼睛正恶狠狠地盯着他,伺机一招致命。
而机会呢,很快就到来了。正是王有龄进京买官这年。
也算椿寿倒霉,这年的浙江自5月以后,降雨就特别少。
降雨少有什么后果呢?有两个:第一,旱灾一来,浙江收成绝对不好,进贡的漕米筹集不到;第二,降雨稀少,本来就淤塞的运河更是浅可见底,即使有米,也无法运出。
再看看邻省的江苏,可是非常顺利,人家糙米32万多石,白米2.7万余石,早在3月就运送出去了。
而浙江的漕米,到7月间还未启运。两个省一比较,道光就勃然大怒了!
皇帝佬儿都怒了,黄省长觉得报复的时候终于到了。他想了个极其狠毒的手法来整治椿寿,他要上报朝廷,说今年的漕粮启运太迟,即使到达了通州交仓,回来必然是冬季,冰冻运河,空粮船肯定不能按时回到浙江,也就是所谓的不能按时“回空”。这样,等到冰冻化掉,回到浙江,明年的漕运又要耽误,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就永远也不能按时运送漕粮到京了!
而造成这样的局面,浙江财政厅厅长椿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想到这里,黄宗汉表面不露丝毫喜怒,把椿寿请到巡抚衙门谈公事,劈头就问漕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