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魄力与眼光(4)

胡雪岩那些事儿 作者:杨秋丽


第二,认购户部官票,也是显示阜康有气魄,是个为阜康挣得名气的机会。目前杭州城里各大小钱庄同行都心存犹豫,小同行看大同行,大同行互相看,都怕认购官票太多,包袱太重,如果这时阜康站出来大胆认购,一方面能够在同行中显示阜康临事不惧的气派,显示阜康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能显示同行的义气。阜康在同行中的名气和地位,一下子就起来了。

两天后,钱业公所发通知召集各大钱庄开会,商量派购官票的事情。上头给杭州分派了25万两的数额。果然,大家都积极性不高。这时,阜康的刘庆生站了起来,为大家分析了道理,并代表阜康认购了2万两的数额。有人开头,余下的也纷纷认购,杭州的官票任务很圆满地完成了,阜康一下子就出名了。

阜康钱庄踊跃认购官票还有更大的好处呢,这还和胡雪岩出手大方、能够急人所急密切有关。我们都知道,胡雪岩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官商勾结,说得好听点叫官商合作。胡雪岩在讨好实权官员方面从来不吝惜银子,慷慨大方,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 又有了汇兑协饷的好差事

有一天,王有龄海运局的旧同事周委员来找胡雪岩。

原来,王有龄调任湖州,他的顶头上司布政使麟桂也调职,由浙江藩司调为江苏省江宁藩司。所谓的浙江布政使,相当于浙江省财政厅厅长。

不过这位麟桂厅长遇到了一些麻烦。他在任的时候,公库发生了亏空,亏空25000两白银。眼看交接在即,亏空要是不补,马脚立刻拆穿,以后他也就不用在官场混了。于是,麟桂找上胡雪岩,找周委员传话,希望胡雪岩能挪借阜康钱庄银两,助他渡过难关,将来到江苏江宁上任之后,再奉还胡雪岩这笔钱款。

“请问,这笔款子什么时候要用?”胡雪岩问道。

“最好在10天之内。”周委员说道。

“好的,一句话。”

胡雪岩答应得如此爽快,以至于周委员都不能相信,愣了一会儿才问出一句话:

“那么,利息呢?”

胡雪岩想了一下,伸出一个指头。

“一分?”

“怎么敢要一分?重利盘剥是犯王法的。”胡雪岩笑道。

周委员一听,非常激动,觉得胡雪岩非常讲义气,说道:

“雪岩兄,像你这样够朋友的,说实话,我是第一次遇见。彼此以心换心,你也不必客气,麟藩司的印把子此刻还在手上,有什么可以帮你忙的,你不必客气,尽管说。”

说到这里,胡雪岩如果再假清高那就变得做作而见外了,于是他沉吟了一会儿,答道:

“眼前倒还想不起,不过将来麟大人到了新任,江宁那方面跟浙江的公款往来,请麟大人格外照顾,指定交阜康汇兑,让我的生意可以做开来,那就感激不尽了。”

周委员心满意足地回去复命了。

当时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大笔资金投在生丝生意上,现在库存的资金不多,周转不灵,还能这么爽快地拿出来这么多银子来帮助麟桂,让别人看来还真有点慷慨好义的古人遗风!

不过,胡雪岩虽然是慷慨,但不是“好义”,而是“好利”。商人不言利,那还叫商人吗?胡雪岩的25000两白银也算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不是实业的投资,但往往能够获得比实业投资更大的好处。

胡雪岩这么慷慨,麟桂自然非常领情,他临行的时候许诺以后江宁和浙江方面的所有公款往来,都将指定交阜康汇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