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魄力与眼光(5)

胡雪岩那些事儿 作者:杨秋丽


而且,又因为阜康踊跃认购官票,麟桂已经向户部奏请褒扬阜康,这等于是浙江省政府请中央财政部发个“全国优质企业”的奖牌给阜康钱庄,这不但很有面子,而且京师的钱庄票号都知道“阜康”的招牌了,还有将来京里户部和浙江省之间的公款往来,都可能会让阜康钱庄办理汇兑。

麟桂给胡雪岩带来的好处不仅仅这些,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浙江解往围困天京的江南大营的协饷,也都由阜康钱庄代理。

什么是“协饷”呢?大清国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富的省份,自然就有穷的省份。富省的财政收支能够盈余,而穷省确实入不敷出。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那当然是富省要支援一下穷省的兄弟们了。

大清国的财政收支都统归中央的户部管理。地方各省,除仅够本省支出的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这些省份以外,都以春、秋两季造册上报实存银两数额,酌量留存本省开支部分和备用银两,剩余银两都要送到中央区。这协饷就来自于这地方的备用银两。

备用银两是属于中央户部暂存地方的备用银,分存于省、道银库。其主要用途有两个方面:一是省内别有所需,经申请和户部核准以后额外拨用;二是按户部指令,协济邻省。协济邻省的有两类,一类是协济银粮,一类是协济兵饷。协济银粮为邻省的行政事业性费用,协济兵饷为邻省兵饷。协饷就是“协济兵饷”。

协饷最早用于新疆。清朝时期,天山南北各地驻军大致维持在4万左右,加上各地官府衙门人员的日常开支,每年共需白银200余万两,而当时新疆全年赋税收入,除去征收的粮食外,白银仅有10余万两,收支相抵,相差200万两左右。这些差额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形下,就必须要使用到协饷了。在清朝,新疆的驻军兵饷归甘肃拨解,而甘肃兵饷需要临近的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协解,所以,新疆驻兵兵饷也就纳入甘肃饷银之中,统由户部指定省份拨解。

现在呢,太平军占领了江宁,清军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进行围困,这些清军的军饷怎么办呢?这就要由那些还没有被战火波及的省份多出点力了,浙江就是其中之一。协饷不用解送到户部,而是直接运到各大营的粮台。

我们的浙江财政厅的厅长麟桂大人,见到胡雪岩这么慷慨帮自己的忙,便索性做了个人情,在离任时委托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交汇钱粮,这绝对是天大的好处,阜康钱庄的资金面又更加广了,并且使得阜康的钱庄生意也因此从浙江做到了江苏。

■ 顾客就是上帝

阜康在钱庄同行之间有名气了,但是在普通老百姓那里还没什么名气啊!胡雪岩要想冲出浙江,走向全国,就必须让普通人都知道阜康是个响当当的牌子,在阜康钱庄存了钱绝对丢不了。

一天傍晚时分,阜康钱庄来了一名军官,手里提着一个很沉重的麻袋,指名道姓地要见胡雪岩。事先声明,麻袋里面都是银子,人家拎着麻袋不是来抢钱的,而是来存钱的。

原来这人叫罗尚德,是大清国海军的一个军官。他是四川巴县人,以前家境相当好,但从小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是个十足的败家子,因而把高堂父母气得双双亡故。

他从小订过一门亲,岳家也是当地乡绅,看见罗尚德不成材,虽未提出退婚的要求,但也一直不提婚期。罗尚德对于娶亲倒不放在心上,没有赌本才是最伤脑筋的事情。罗尚德不时向岳家伸手告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