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1 做高情商的父母(2)

情商决定一生:带你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作者:窦胜功


(3)权威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与上述两者不同,既尽量为培养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又为孩子确定明确的合情合理的限制。他们指导孩子,但决不意味着控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充分的解释,同时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一方面对孩子的独立性很欣赏,另一方面又培养孩子对家庭、对同伴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反对孩子的依赖性和幼稚、无知的行为。鼓励并赞扬孩子的自理、自主、自治等创新能力。研究证明,权威型父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想象力丰富、适应性强、受欢迎的高情商的孩子。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家庭的父母一方面是独裁型,另一方面却又是纵容型。这些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有可能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父母在某些方面是权威型的,而在别的方面却又是纵容型的,或者甚至是过分溺爱。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只有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足够好的父母”,他们为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和情感技能尽了最大努力,并为孩子在家庭之外继续发展这些技能提供了足够的机会。

2.给孩子建设性的关怀

“可怜天下父母心”、“虎毒不食子”这些格言充分说明父母对子女都十分关怀和热爱。但不少父母却不会关怀和热爱,而是溺爱、包办、代替。虽好心善意,但却适得其反而十分“可怜”。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以建设性的关怀,即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氛围,以一种孩子能承认接受的方式支持他。这就需要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情感生活中去,和孩子一起玩。对于较大的孩子,应该按照专家建议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某些活动。

孩子刚学走路,摔了跤,不要马上去抱起来,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反复几次之后,孩子既产生了勇气和自信心,也克服了对父母的依赖性。至于吃饭、穿衣、系鞋带、洗脸、刷牙、叠被等简单的日常生活都应该在大人的指导下,让孩子独立完成,而不应该由父母包办代替。

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是让孩子“自己想要做什么”,让孩子的行为动力从内部产生。例如,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因为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所以也就不愿去。如果这时强迫他去,孩子必然会产生逆反、抗拒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事先领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让孩子亲眼看一看幼儿园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种游戏、玩具的环境,孩子内心会产生一种羡慕感,从而产生一种想来的欲望,动力一旦从内部产生,孩子就会自觉自愿地来幼儿园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