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作者:(美)海曼·P·明斯基


1974年5月17日,就是在银行困境公开后不久,总资产就降低了4亿美元。在两周内,货币市场的债务减少了7亿美元,变为6亿美元,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减少了亿美元,变为分支机构欠总部1亿美元。为了弥补损失的资金和存款,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向美联储举借了亿美元借款。

从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联邦基金和同业存放账户的变动情况看,银行业团体明显对该银行缺乏信心。5月3日,富兰克林国民银行还有5亿美元的联邦基金债务和3亿美元的同业存放债务。到了5月17日,联邦基金的借款变为零,同业存放账户减少到1300万美元。在危机的最初两个星期内,也有一些国内定期存款发生了取回。

从5月17日到破产关闭这段时期,富兰克林国民银行越发依赖于联邦储备银行。截至7月底,它向联储共借了14亿美元的借款,而且还欠总部大约亿美元的海外分支机构债务。国内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从1974年5月3日的18亿美元缩减到12亿美元。美联储给这些金融机构明显保护的结果是,这些机构能够通过联邦基金市场获得资金。

当富兰克林国民银行最后在10月8日被宣布破产时,它的总资产还不到36亿美元,比5个月前困难公开化时的47亿美元下跌了近25%。在破产关闭时的全部债务中,欠美联储贴现窗口就达17亿美元。总资产减少11亿美元和对美联储的负债增加17亿美元,两者叠加起来意味着,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私人债务的大规模取回受到了影响。

作为一种纯技术操作,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对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再融资实施得很成功。在欧元市场或者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可以观察到的恐慌和逃离。尽管几乎在1974年6月同时出现了巨大的“德意志银行”的破产,但仍然出现这种相对平静的局面。[ 同上]两家国际性的银行几乎同时破产,本应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恐慌,但是,美联储有效地承接了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伦敦分支机构的存款,从而避免了从其他美国银行这些美国银行在国内和海外的损失被认为是巨大的欧洲分支机构的发展出现恐慌。对这些更大规模银行海外机构存款的挤兑可能会导致整体的市场恐慌,如果不加抑制,将成为走向深度萧条的条件。

对美联储而言,保护富兰克林国民银行海外业务中的存款人也许是正确的。但是,1974年的发展中的错误之处在于,在使经济避免出现因对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挤兑而造成的最糟糕结果之后,美联储并没有提议对美国银行海外业务进行重大改革。

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巨型商业银行

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繁荣起来的金融产业。这些企业是税法创新的产物——如果它们交出股息收入的90%,就可以不缴企业所得税。尽管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都能够而且也都拥有各自的资产、抵押物或者融资结构,但是1974年遇到的主要困难仍然集中在为建设融资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上。[ 这里应用的实际信息来自Joseph ,Jr., A Look at the REIT Industry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Commercial Banks,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Banking and Economic Research Section, Division of Research, Washington, ,1976。解释是作者所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