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寻快乐

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生活与工作中应该拥有的快乐智商 作者:刘岩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比如:温馨的家庭,可口的饭菜,绿树红花,飞溅的瀑布,雪山与草原,浩瀚的大海,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这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美好的,只有懂得如何快乐的人才会享受它们。

亚里士多德说:“快乐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 美国诗人惠特曼也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外,还有什么呢?”快乐在人生的所有目标中,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其他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说:“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的变革。”人生在世即为享受快乐,大多数成就,比如财富、声望、知名度都是随着兴趣、快乐与需要而来的副产品,同时也是获得快乐的手段。这听起来无可非议,但大多数的人就算知道某些小事能为他们带来快乐,也不会去做。

大多数的人会掉入下列几种圈套:花太多时间与不喜欢的人相处;从事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把空闲时间花在自己并不全心享受的活动上,反过来说,就是说并不多花时间与真正喜欢的人相处;不全心追求自己真正想经营的事业;不把空闲时间花在自己真正享受的活动上,他们不是乐观的人,就算其中有一些人是乐观主义者,但也没有详尽规划,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这些情形真是奇怪,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经验使人放弃希望——可是奇怪,这些“经验”是他们自己建构起来的,来自于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而非出自客观的观察。也许应该这样说吧,这是罪恶感压过了喜乐,先天遗传胜过后天智力,宿命论赢了自主选择,选择了死亡而非选择生活。

巴特勒说:“除了人类之外,所有的动物都知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在于享受生命。”有的人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为赚钱而忙碌。该忙的时候就要忙,否则就不会有效率。但是,“忙”与“闲”是相对的,学会忙里偷闲,生活才会变得有滋有味,真正快乐的人是会生活的人。

“享乐主义”这个字眼,通常比喻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且对生活不抱企图心。这些都是负面的、损人的说法。其实,享乐主义是给人带来成功的一项必要条件。当你完成了一件事,很难不享受它,如若你不享受,那么可能就是浪费了。如果有更多的人以享乐为生活宗旨,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更丰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