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利的状况每天都会发生,只要你做的事很多,那你每天的挫折与失败就必定会很多。但问题是:你要不要快乐?
拥有较高的快乐智商并不能阻止生活中痛苦的事情发生,而是能帮助我们积极地应对。对于那些正身处战乱,正遭受政治迫害,刚刚失去亲人,刚刚遭受了失恋的打击,或者陷于极度贫困中的人,是没有精力关注如何让自己快乐的。我们所能做到的是无论在何种痛苦的情况下,都让自己坦然地面对那些痛苦,并允许它们有个自然转化的过程。
在悲伤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会表现得痛不欲生、心情低迷。这种悲伤确实是种不幸,但这也是自然的,不是病态的。纽约大学的韦克菲尔德教授指出,这种悲伤是正常的,甚至是有益的。即使在有些时候,这种悲伤严重到了抑郁症的程度,人们也无须去吃各种抗抑郁症的药片,这时候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心灵的沟通,而不是化学的治疗。
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涨,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不可避免的苦难,同时也会面临各种内在的或外在的阻止我们快乐的障碍,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快乐。没有任何事情能带来永远的快乐,如果我们企图时时刻刻都快乐,那只能导致失败和失望,并引发负面情绪。快乐并不是一直保持高昂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烦恼和悲伤。
我们不必追求那种持续极乐的心理状态,因为负面情绪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比如,害怕就意味着我们身处危险之中。同样地,悲伤也是我们的自然天性。猿、狗和大象都能表现出悲伤。研究发现,那些濒死的晚期病人反而感到快乐和满足。
一个快乐的人会在整体上让自己保持快乐,而不是拒绝痛苦。也就是说,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他们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很少被负面情绪所控制。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烦恼、悲伤、痛苦,我们都不应该拒绝这种情绪,而是接纳和化解,然后轻松踏上快乐之路。
快乐是一种幸福和满意的感受,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和拥有的。实际上,在人生中,让自己快乐应该成为我们的义务,而悲伤则应当尽量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