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的妈妈把“上课时,你的精力特别集中,即时记忆力也很好”这一优点放在谈话的第一层,用来鼓励孩子,把妈妈的希望“课下及时复习,反复运用”放到夹层里,把可能产生的效果放在最后,这样一来,教育就变成了一块孩子乐于接受的三明治,效果很好。
妈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如果妈妈们都能这样动脑筋,一步一步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所以,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家长之间的竞争。谁更有办法让孩子欣然接受自己的指导,谁能尽早地培养孩子的优秀习惯,谁能使孩子少走弯路,谁的孩子就更容易走向成功。
就连孩子放学之后去网吧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小明和徐亮是小学同学,初一仍分在一个班。期中考试后,两个人一同去了网吧。妈妈们放学见不到孩子,心里都非常着急。夜深人静之后,两个孩子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小明的妈妈看到孩子悲喜交加,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她给爸爸打电话,告诉爸爸,孩子回来了,不用再找了;给爷爷打电话,告诉爷爷奶奶,孩子到家了,不用担心了;给老师打电话,告诉老师,孩子到家了,不用再联系同学了。妈妈担心害怕的心情触动着孩子的每一根神经。
之后,妈妈给孩子端上可口的饭菜,心疼地看着孩子狼吞虎咽。饭毕,妈妈把爸爸爷爷奶奶多么着急,老师打了多少电话,问了多少同学,爸爸妈妈打了多少电话,问了多少亲戚朋友,一一告诉孩子。最后,妈妈伤心地说,如果你发生任何不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活不成了。听了这些,孩子哭着说:“就是觉得好玩,进去看看,玩起来就忘了时间,以后肯定不去了,肯定不让妈妈着急了。”
而徐亮妈妈,同样心急如焚,同样寻找,孩子回来后,看到孩子上手就打,打完之后就是威胁,再去如何如何。孩子犟嘴,妈妈更生气,把在外出差的爸爸叫回来,逼着爸爸再次运用武力,认为打怕了他就不敢去了。
父母打,奶奶拦,最后演化为家庭矛盾。最后,孩子答应再也不去了,可是,那只是恐惧之下的妥协。时间不长,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没上学,这时妈妈才知道,孩子虽然是按上学时间走的,也是按放学时间回来的,但他又去了网吧,还不只一次。
两位妈妈的不同处理方法导致了不同的后果。小明的妈妈原谅了孩子偶然的过错,用自己的爱心和痛苦感化孩子。孩子不想给全家带来痛苦,就不能做让妈妈伤心的事情。在这个案例中,慈心与孝心融为了一体。
徐亮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恨铁不成钢。但是,由于孩子尚小,不能正确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认为我错了,你们也打了,这事两清了。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母子之间的亲情。如果这顿打没能吓住他,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怎么引,怎么走。不过,“引”需要讲究技巧,必须研究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
对孩子而言,一个优良习惯的养成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而要扭转一个不良习惯就没那么容易!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习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要想改变孩子一个不良习惯,更应该动动脑筋,没有充分准备的教育不如不做。如果家长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问题,深入思考,寻找良策,孩子的成长就会少走弯路。
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取决于家长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的竞争就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妈妈的一定要握好亲情这根纽带。
教子心经
● 在高考中夺得黑龙江省文科状元的潘伟明,在小学三年级时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妈妈并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同爸爸一起,仔细地观察孩子的学习习惯,分析原因,最终发现是孩子“不专心”所致。可是妈妈非但没有强迫孩子学习,反而叫孩子放学后尽情去玩,作业等妈妈下班回家后再写,只是必须在妈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养成了专心致志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鼓励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教育孩子要看到好的一面,并用做得好的去带动差的。要相信孩子的努力,尽量别说“不”、“不许”,而要说“你可以”、“我相信你”。用期望代替打击,把孩子的不足或者对孩子的期望放到夹层里,变成一块孩子乐于接受的“三明治”,这样的谈话和教育比生硬的说教要好得多。
● 孩子就是孩子,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怎么引,怎么走。不过,“引”需要讲究技巧,必须研究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妈妈的一定要握好亲情这根纽带。
状元宝典:父母很少干涉学习,懂得人生比分数重要
——2010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阮秋剑(总分688)
阮秋剑的父亲是汽车厂的一名技师,母亲是物业公司的一名文员,都没有很高的学历,平时对孩子生活的关心远胜于对学习的关心。阮秋剑说:“他们对我的学习从来不加干涉,我从小就生活得很自由,想看电视就看,想打游戏就打,没有在周末、假期上过补习班。”由于父母默默地关心和支持,他很自觉,爱玩又不放任自己。
对于老师,阮秋剑很感激高三的班主任。班主任经常跟学生们谈心,谈人生,谈理想,让他们收获到了学习之外的许多道理,这些比分数重要多了。
“人生如棋,乐之不悔”,这是阮秋剑的座右铭,使他保持了学习的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