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给孩子一种意识,自信是美丽的(1)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作者:闫江敏


我们经常说,培养学生必须从“心”开始,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灵,乐观向上的精神,才能有健康的言行。

站在讲台上,看着恰逢花季的学生,总感觉不同的学生听课的状态截然不同,对知识的渴望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别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它们会逐步地在孩子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最终成为他个人的生活习惯,形成独特的性格。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以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听课习惯,而好的听课习惯一旦形成,必定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品质。

我认真观察过每一位学生。爱学习的学生,上课时心态平和、心境坦然;学习起来,专心致志、听说读写有条不紊;与老师、同学交流,表现得自信、自然、大方。

不爱学习的学生,想方设法躲避老师的视线。一旦老师的目光移到他的身上,他就假装学习,一旦离开老师的视线就做小动作。为了不被老师发现,他不时地窥探老师。每次与老师的目光相遇,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尤其是那些经常受到老师的关注,却仍然不能抓紧时间学习的同学,表现更不自然。

他们知道,上课不学习、说闲话违反课堂纪律,必须逃开老师的视线,所以不得不偷偷摸摸、躲躲藏藏,他们想看老师在哪儿。身体不动眼球动,时间长了便成为一种标志性动作。而这种动作不磊落、不洒脱,即便下课后看到老师,也不能大大方方地讲话,总是给人一种不大气、不自信的感觉。

当老师找他谈话时,他立正站立,两臂下垂,但头是低着的,两肩向前收,特别不自信,好像是从小练出来的,高中的老师们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信来源于知识,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加强学习。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送孩子到学校来,就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有高低之分,但是学习态度都应该是端正的,要知道上学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只要孩子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每天进步一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底蕴就会不断提升。

学习态度端正的孩子,不会和老师表演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无论智商多高,成绩如何,言行举止都会落落大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更会身心健康,气质良好,品行端庄。

同事张老师的女儿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言谈举止中透着一种古典的美,但是,她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天生不足。然而,在初中,数理化都是基础学科,中考都是要考的。张老师多次请家教为她辅导,效果都不明显,但张老师不急不躁,一直鼓励孩子,只要你认真学了,不要考虑结果,考多少分妈妈都高兴。所以,孩子一直坚持学习,虽然中考没能考入重点高中,但是上普通高中之后,她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美术专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术专业的重点大学。提起数理化,她自己也经常自嘲,就是学不通,但是,她的自信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气质高雅,这对她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