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生,学过的知识不用,很快就会还给老师。到了总复习阶段,大脑就像被黑客攻击过的知识碎片,看着其他同学与老师平等交流,有问有答,他却不知所云。虽然高三也下了不少工夫,但最终的高考成绩和他的智商却不匹配,所以,高中三年,容不得一时半会儿的虚假。
而上一节中提到的那类学生,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看着其他同学奋笔疾书,自己却什么都不会,按说应该非常苦恼,但是,他们早就把分数置诸脑后了,考多少都无所谓,在考场上该怎么玩就怎么玩,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闹点动静。精力有余,不答卷,必然得做些事情。笔会掉,草稿纸会掉,卷子、橡皮、直尺总有一件物品掉下来帮他消磨时光。
但是读书十二载,家长不会同意孩子不参加高考,必须按部就班地上学。只是他们心不在焉,别人在紧张地备战高考,他们却“紧张”地喝水、玩笔、说话、愣神、睡觉。
老师再教他怎么应对考试,根本无济于事,再做思想工作,也是刀枪不入。
而学生既是班级的六十分之一,又是家庭的百分之百。许多老师恨自己没有分身术,无法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家长看不到,这些孩子在家长都不管的情况下,面对老师的管教是多么逆反。即使老师们抱着对他负责的态度进行教育,也很难挽回败局。
这些孩子一旦走向社会,很快就会想到老师的好,会回来看望老师,甚至追悔莫及,然而时光不能倒流,青春不会再来。但愿有一天,他们成为家长,不要让他们的孩子步其后尘。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他们的责任,但愿他们不会成为那块短板。哪一个行业,都需要懂道理、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公民,但愿我们的高中毕业生都能名至实归。
教子心经
●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中老师应对高考是最专业的,所以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老师最希望你们出成绩,老师就是你们的阶梯,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绝对没错。”其次,家长们应针对高中的学习特点和孩子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让孩子善学、乐学,真正地把握高中时光。在此过程中,只要学生把工夫下到了,就会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 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孩子的高考分数,而学习习惯是在紧张有序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中的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父母要把孩子送到高中,亲子双方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荒废了大好时光。
● 孩子就是孩子,在家长都不管的情况下,老师再管,他也会非常逆反。所以,不管孩子多么让父母失望,父母也不能让孩子感觉你已经放弃了对他的希望,这样也许学校的教育还能发挥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