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惯子如害子,懒惰是学习的大敌(3)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作者:闫江敏


作为旁听生,他来到了一个高一班级。看上去,他比其他孩子懂事得多,上课精力特别集中,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不肯放过。

下课后,他经常缠住老师问问题,虽然有时候问的问题很幼稚,但是,老师们喜欢学生刨根问底,总是给他极大的鼓励。

大课间,他经常去老师的办公室,为老师们换水、打扫卫生,有机会就和老师们探讨问题,得到了全体老师的好评,班主任也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期中期末考试,其他同学考完之后就万事大吉,而他,主动帮各科老师统分、整理试卷,借此机会,及时解决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不等老师在课堂上讲卷,他已经达到考后100分了。

他从不放过一点知识漏洞,只要是不明白的,总要一问到底。可以明显地看出,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大有非把失去的时光找回来不可的态势。

老师们对这个孩子珍爱有加,单独辅导已是家常便饭。上高三后,他学习起来更是废寝忘食。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这句话在此得到了验证。

我想,父亲大胆的决定和适时的引导,让孩子懂得了珍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领会了爸爸的良苦用心,怎能不倍加努力呢?

目前,不学习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不懂得珍惜,不珍惜青春年华,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他自己想学了,晚一年的时间也没有关系,浪子回头金不换,从头再来而已,大器晚成者大有人在。我之所以敬佩这位父亲,是因为目前敢于这样做的父亲太少了。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效率才能提高。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口口声声谈学习未必是好事。换换脑筋效果不一定差。所以,孩子上了一天课之后,回到家里,家长最好不要把学习的事挂在嘴边,应该安排一些家务劳动给孩子做,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实际上,劳动才是智慧的源泉。

有人说,“吃馋了,闲懒了”,手懒心更懒,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就会剥夺孩子对幸福的体验,最终会害了孩子。

生活中的懒汉很难成为一名积极的学子,如果家长把读书当做唯一要务,不但难以收获一名成功的学子,最可怕的是会让孩子变成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懒汉。

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劳动,通过劳动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孩子的生活会更充实,对克服懒惰的思想会有很大的好处。

教子心经

● 有的家长误以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学习时间不够造成的,所以千方百计为孩子节省时间,不让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孩子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别的事情又不做,没有快乐的源泉,无所事事,闷闷不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肢体的怠惰会导致思想上的懒惰,思想上的懒惰甚至会导致对什么都无所谓。所以家长不能什么事都代劳,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效率才能提高。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口口声声谈学习未必是好事。换换脑筋效果不一定差。所以,孩子上了一天课之后,回到家里,家长最好不要把学习的事挂在嘴边,应该安排一些家务劳动给孩子做,劳动才是智慧的源泉。

状元宝典:学习懂规划,很自觉很好强

——2010年湖北高考理科状元:毛超(总分698)

毛超学习很专注,不喜欢浪费时间做无用功。他会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在规定时间里高效率地把目标完成。与学习方法同样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方法排解压力。他是复读生,压力很大,当情绪低落时,他喜欢与父母、老师和朋友谈心。此外,他很喜欢踢足球,常常通过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来为自己解压。

父母认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强。毛超从小学习就很自觉,从来不要大人操心,学习习惯很好,对学习有兴趣。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认输,不甘人后。这种性格用在学习上,就显得特别坚持、执著、专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