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兰老师的经验,借养花来教子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作者:闫江敏


兰老师出身教育世家,对学校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深受历届学生的尊敬。但是,对儿子的成长,她的指导却很不及时。

她的儿子很聪明,但是上初中后,玩心不减,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于是,兰老师开始重视对儿子的管理。

妈妈身为老师,深知简单的说教很难解决问题,所以她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个心理教程。虽然只有40天,但收效极佳。下面是她跟我分析的情况。

儿子从小就喜欢养小动物,由于没有时间管理,就改为养花。花布满了兰老师家的各个角落,也给了兰老师很多启发。

兰老师买来三棵百合的幼苗,分别种在三个造型精美、做工精致的小花盆里。大家共同期待着幼苗一天天长大,每天早上都要看一看是否长出了嫩芽。每天下午放学后,妈妈都要和孩子一起看看是否需要浇水,浇水的时候也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碰折了叶子。妈妈对花的珍爱,堪比孩子。

一个月过去了,其中一棵长出了花骨朵。

“终于要开花了!”孩子特别兴奋。

又过了两天,一朵浅粉的百合含苞待放。

又过了两天,另一棵乳黄色的百合也吐出了花蕊。鲜花盛开,大家都过来观赏,闻一闻它的香气,赏一赏它的芳容。

然而第三棵没有一点开花的迹象,仔细观察,顶端不再长叶芽,露出来的一点儿花骨朵又萎缩了。

“妈妈,它不开花,扔了算了!”

“再等等吧!”

又过了两天,花一直没开,妈妈也一直没扔。

“妈妈,还放着它干什么呀?占着地方!”

“它只是一棵花,不开花,就扔掉,妈妈就会伤心的,如果它是妈妈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呢?”

孩子陷入了沉思……

“我们同样给它浇水、施肥,它就是不开花!你不喜欢它,妈妈也一样!

“这棵花是令人失望,扔了也不可惜。不过它让妈妈联想到自己的学生,有时候,妈妈为了他们,都顾不上管你,可是有的学生就是不理解,他们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不懂得珍爱自己,如果等他们成人之后,发现自己和这棵花一样一事无成,对自己、对家庭、对老师、对社会无以回报,会不会后悔呀?

“儿子,你的老师们和妈妈一样,都在关注着你的成长,老师对学生没有亲疏之分,只是有些学生的表现让老师很欣慰,老师就会表现得很高兴;有些学生的表现让老师很失望,老师在纠正的过程中学生不理解,老师难免会不高兴。其实,这也正是老师强烈责任心的表现。

“老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学生,老师也希望学生有所回报,而这种回报,在学生时期,就是好好学习,走向社会之后,就是有能力孝敬父母,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老师的价值就是成就学生,学生的成绩就是对老师的回报。

“越是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老师付出的劳动越多,因为老师深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义务教育普及的时代,连中学都上不好的人,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学生的父母把孩子从襁褓中一点点养大,不指望得到回报是不可能的。只是父母舍不得给孩子制造太大的压力而已!但是,如果孩子自己不思进取,心里没有父母,不考虑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草木有什么不同?

“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感恩之心,社会和家庭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就应该认真学习,学知识,学做人。只有坚定学习的信念,才能抵制不良诱惑的干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充实自己,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将来回报社会。

“百合,汲取着养料,沐浴着阳光,却一朵花也不开,最终会被丢弃;学生,衣食无忧,享受着优良的教育资源,却不学无术,将来会被同学们落下。

“儿子,初中是人生的黄金期,明年你就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不我待,妈妈就看你的表现了。”

妈妈语重心长,儿子句句用心聆听。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兰老师时时刻刻用花提醒他,外松内紧,一点一滴地影响孩子,孩子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现在的孩子,只要用心,初中的知识没有学不会的,做老师的妈妈管好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有精力培养更多的孩子。

兰老师教育学生善于研究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教育儿子也不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精心设计心理教程,触动孩子的心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教子心经

● 妈妈要让孩子知道,老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学生,老师也希望学生有所回报。这种回报,在学生时期,就是好好学习;走向社会之后,就是成功的人生,比如孝敬父母、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老师的价值就是成就学生,学生的成绩就是对老师的回报。

● 妈妈要让孩子明白,因为老师深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所以,把自己的责任看得很重,才会苦口婆心地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付出的心血越多,学生应该懂得感恩,学生理解老师,才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 妈妈要让孩子认识到,父母把孩子从襁褓中一点点养大,不指望得到回报是不可能的。只是父母舍不得给孩子制造太大的压力而已!所以,孩子都应该有感恩之心,社会和家庭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就应该认真学习,学知识,学做人,将来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将来回报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