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问·思索(1)

对话: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作者:陈红兵


追:赶,紧跟着;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

问: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

追问:追根究底地问;追查。

思:思想,考虑,动脑筋

索:大绳子或大链子

思索:思考探求。

题记

追问的表情,就是追根究底地问的表情。为什么要追根究底地问?也许是因为不明白,也许是因为与自身的预计相去甚远,执意地想知道原因,有追查真实或真相的努力与冲动。为什么执著地想知道真实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们太重视,我们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与信赖。

我们追问中国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在节目内容里,就讨论了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这两个国家都是大国,而且都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来说中国在潜意识里对它们都抱有期待,并饱含期望,但现状却有很多的失望与失落,所以,才如此在意,又如此追问。

追问的过程,也是充满思索的过程。

我们追问某些事件,比如大部制改革,奥运火炬传递中发生的那些不愉快、不友好的事件。也许,机构改革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60年中已经折腾许多次,这变成了一个颇有时尚意味的行为艺术,以至于每一次的改革都能够引发巨大的热情,民众喜欢早早地打赌:这是一个口号呢,还是一种转移或掩饰?或真的是要动真格的了?

奥运火炬事件的的确确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努力向世界表现中国美好的一面或试图亲善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冷水与冷风迎面扑来。人们这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中国友善,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中国人分享奥运的喜悦,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我们更加美好,但是,更进一步的追问紧随其后,这是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区隔,也许因为宗教与信仰,也许是因为利益的得与失。

栏目一口气推出了六期节目,试图解答上述的“为什么”,试图给惶惑的人们一个清晰的说法,但,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它们有机会积聚起足以毁灭自己的能量?为什么没有监管与阻止的力量?也许终极真相就在这些反复的追问之中。

中国印度合作进行时

背景

中国与印度,是并肩而立的邻居,也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最近几年又都是经济发展飞快的新兴经济体。有太多的联想可以就此展开:如果两国全面合作,将会有什么样的前景?如果两国携手,又能够成就什么样的辉煌?如果两个国家……

有太多的追问,也有太多的想象空间,但是,两个国家却存在着巨大的隔膜,它们缺乏交流,它们更缺乏了解。当两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人士坐在一起的时候,真是有太多的内容值得探讨,可谓“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在经济上,至少两国的代表在节目中取得了共识:在竞争中合作,提升两国在全球的竞争实力。未来,将是一个更大的舞台。

先行者的足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