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达成31项共识
2007年12月12日至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对话中,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中美均承诺对出口实施有效政府监督;在金融服务业领域方面,中美合作达成协议,这些协议包括:会后中国证监会将就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认真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对调整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的股权比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在能源和环保领域,中美将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达成十年合作规划;美方答应积极推动对华民用高科技贸易;另外,中美双方同意加大行政规则的透明度,并承诺继续就应对经济不平衡磋商。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五大成果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8年6月17日至18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在本次对话中,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能源和食品五大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增进了相互理解和战略互信。在贸易方面,中美签订总额136亿美元的贸易协议;投资方面,中美同意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在金融领域,美国表态欢迎来自中国的主权基金;能源部分,中美签署能源环境合作框架文件;关于食品安全,中美签署加强食品安全领域合作协议,以及在医药领域、防灾减灾方面扩大合作。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40项成果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8年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在此次对话中,与会人士围绕“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这一主题,就管理宏观经济风险和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的战略、加强能源和环境合作、应对贸易挑战、促进开放的投资环境、推进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双方进一步加强就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协调,维护两国以及世界金融稳定,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在这次对话,中方向美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本次对话取得了40项成果。双方在电力、清洁水、清洁交通、清洁大气以及森林与湿地保护五个领域已完成启动行动计划准备,并为这些领域的合作制定了子项目及分阶段路线图;双方同意把能效合作确定为十年框架下的新领域,即第六个领域;中美之间有7对绿色合作伙伴确定了合作意向,并签署合作意向书。
精彩语录
大家协商以后,可以在一个比较平等、互利,也是对买卖双方都公平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或达成协议。处理经济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如果缺乏沟通和协商,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层面的问题,可能会上升到外交、政治的层面,这样的话给两个国家带来的损害就会很大。可见沟通和协商是相当重要的。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
中美两国有着共同利益,因为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世界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和经济方面,中国的所作所为不仅对中美两个国家的人民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全球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中美两国必须用一种对全球经济和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的责任感来考虑两国经济的关系。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
大部制的国际化解读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