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问·思索(9)

对话: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作者:陈红兵


一旦决策以后,一定要坚决推行。经过一段时间(至少几年),才能看到它预期的效果。大部制建立以后,两三年后能不能取得效果,还要看其他的配套改革措施能不能成功。回到这一点上来说,建立一个大部不是最终的结果,它只是改革的起点,需要其他的改革和配套的机制,保证大部能够有效运行。

回想起当时媒体上的热烈欢呼与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一期的解读更加平实,也更加理智。我们正在努力学会独立思考,至少在借鉴国际经验方面。

大部制改革大事记

2008年3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为27个。

2008年3月11日下午3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2008年3月23日1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新牌匾在原交通部大楼门前挂出。交通运输部是在整合了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原国家邮政局以及原建设部的城市客运职能上组建的。交通运输部是大部制改革中第一个挂牌的新部委。

2008年3月27日上午9时,新成立的环境保护部举行揭牌仪式。

2008年3月31日上午,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挂牌。

2008年4月17日晚间,新组建的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悄然挂牌。整个过程大约持续四十分钟,没有举行相关仪式,也没有任何官员出席。

2008年6月2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挂牌仪式正式举行,意味着该部正式以工信部的名义开始办公。

精彩语录

我觉得需要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形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汤姆·克瑞廷森

现在的大部制跟几十年前的大部制有很大区别,今天的大部制意味着效率更高,人员更精简,一些功能更加集中,其他的功能则分散到一些小部门。所以大部意味着掌握更多的政策,需要更多地进行协调,更加强调系统。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行政讲座教授马丁·佩恩特

从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制确实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减少职能交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董礼胜

大部制肯定跟决策执行适度分离密切相关,但是大部制改革不一定必然会带来两者的分离。有些内容非常重要,第一,要成立一个核心能力部门,能够冲破各个部的视野,集中抓战略问题。第二,它同时提出来几个概念,一是卸载,就是政府有一些事管得太多了,要把它放开;二是分群,有一些非常独立的部门,没有必要部长直接操纵它、管理它,就像蜂群分裂一样,干脆把这些机构独立,变成半独立政府机构。第三个改革是设立执行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

火炬传递了什么

背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