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仰望·睿智(6)

对话: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作者:陈红兵


真正仰望的表情,仿佛心中要有一尊神。心中要有敬仰,有需要真心去学习的东西。

第一个要学的就是看病的标准。看病的标准化,很多人觉得不具备操作性。现在我们感觉看病难、看病贵,但恰恰在这个难题上,美国的医院在整体管理上找到了一个在全球范围来讲,也相对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这就是“看病也标准”。有一家中国医院把他们看病的标准搬过来,并进行了成功的操作。患者不管是看感冒这样的小病,还是看一些大病,在看病的过程中都能心里有底。

人生病的时候最虚弱、最需要关爱,也最需要知道底细:我这个病会怎么治疗,流程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心里有数,但如果这些只是未知的黑洞,作为一个患者和医生去较量的时候,患者永远是弱者。医生对患者是有发言权的,但患者没有,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天然是不对等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既然注定患者是弱势的一方,那就需要对强势的一方有监管或者是程序约束。患者能够有一个心理预期,比如能够了解治疗阑尾炎的大概方法是什么,需要住几天院,需要做什么检查、哪些治疗。规则公开、流程公开,我们需要仰望的是这样一个规则,作为监管者也应该去执行这样的规则。

《诺奖学者的中国公开课》是我们在仰望制度建设。现在中国在发展和建设中,最缺的其实就是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重在制度创新与制度设计。

在准备节目时,大家谈到要在现场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找来找去很难找到。它的核心理念其实是拍卖,拍卖是在靠一种制度设计来发现价格。这是一个在学理上完全能讲得通的例子,可是我们觉得这样的东西讲起来比较专业,很多人并不知道拍卖背后的原理,而且表达起来也不生动。最后找到的那个例子,其实是我提供的,在节目操作过程中,隐去了事实的本身。

我们又想到了某一个地方拆迁的例子,拆迁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这样的机构,这些机构在实际的操作中,宁愿帮助它所管辖区的居民去与开发商要价,也不愿意去考核拆迁的进度。如果在拆迁过程中,拖延能拿到更多的钱,就说明制度设计是有弊端的,但后来觉得这样一个例子涉及的关联方太多,在节目中也不是特别方便说清楚。

经过又一轮的寻找,我们又找到了一个例子:假设一个煤炭大县,共有14座小煤矿,需要关停7座小煤矿。作为现任的领导,如何能够使所有的煤矿主都满意呢?这就需要很好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例子中的这位领导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所有煤矿主叫到一起,先公布结果,说我们这些矿,今年必须有7个被关,就产生在你们这14个中间,但是大家不是都不想被关吗?那好,我出一道填空题,你们把想法填下来,如果可行咱们就这么成交。

他出了什么题?第一,如果你不想被关,因为必须有别人被关,你愿意出多少补偿?第二,如果实在不得已要让你关了,你要多少补偿?这样一来,这位领导只需要计算一个简单的公式:你打算出多少钱?准备要多少钱?如果这两者平衡了,就可以成交。他通过这么一个制度设计,反而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本来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可能哪个煤矿的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碰谁都碰不得。

后来发现这个例子也不能在现场说,因为太现实了,很容易就会对号入座。最终在节目中,我要求他们把这个例子的主体变成了湖区的排污企业,其实这个例子的原型是关于一个煤矿的关停。

特别记忆:华尔街风云

背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