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月(2)

每天做好一件事 作者:王杨


第10天  工作的观念

需要改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物质需求的变化带动了精神的改变,精神需求的改变影响着物质需求的变化。

总之万事万物,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人们早就感受到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这些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剥夺了我们生活中一部分原有的幸福和舒心。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我们就需要在生活中认真地权衡、把握自我,在工作中不断改变工作观念,毕竟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但是,如果我们抱着工作是为了有饭吃的态度,认为工作只是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一种用来赚钱养家,或赢得某种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的手段,那么我们一定无法重视它,更不会喜欢它、热爱它。

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人类社会中,今天的变化比昨天快,明天的变化也一定比今天快。在20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在改变,生活节奏在改变,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也不断升华。这种变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你必须深思熟虑,从而更好地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变化繁杂的社会。

原来那种认为工作只是为了谋生的旧观念正在渐渐被否定,代替它的是一种新的工作观念,即工作不只是谋生手段,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法。工作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选择,是人们构筑丰富人生的途径。

只要有变化,就一定会有机会。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便是改变陈旧而原始的工作观念,当我们对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我们便会重视并热爱工作,工作因此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第11天 自动自发地工作

只是在别人注意或老板在身边的时候才努力工作的人是永远无法到达成功的巅峰的,因为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和提出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主管对你的期望更高,那么你就无需担心会失去这份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你的快速成长必定指日可待。

成就大业的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得过且过者只知道讨好别人和机械地达到目标,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愿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工作其实很简单,不过在那些优秀的人看来,这些工作却能潜移默化地给予他宝贵的经验。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也不管从事哪种档次的工作,他们都可以学会不少东西。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的工作开始,而不必等到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去行动。自动自发的工作,所谓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和强迫你,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这样的人通常能随时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他们拥有足够的以目标为导向、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公司和主管的目标要求,而且是他们心中的最好。

第12天 别把工作当成苦役

工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正如哥里基所说:“如果将工作视为是义务,人生就成了地狱,如将工作视为是乐趣,人生就成为乐园。”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四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妇人递给乞丐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感激地说了声:“谢谢你。”

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啊!”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这里乞讨,那妇人又让他把以前搬到屋后的砖搬到屋前去,可乞丐却以身体有残疾不能劳动为由,拒绝了妇人的要求,不屑地走开了。

妇人的孩子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让那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为何这次你又让这人搬到屋前呢?”

母亲对他说:“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他们却不一样。”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俯下身,对坐在院中已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现在我成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老妇人只是淡淡地对他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工作是快乐的源泉,它能使人忘却悲哀,获得平和充实的幸福感。当你陷入苦难和悲哀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时,你可以找点事做,比如去拖地,去劈柴等等,不管做什么,只要你把心放在工作上,就会忘掉不快,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第13天  敬业是一种习惯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把敬业变成习惯,那么保证你一辈子都受益。

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在你的成长中敬业有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了雇主的薪水,就要对雇主有个交代。高一点的层次,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不管是哪个层次,敬业所表现出来昀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敬业看起来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未来发展的踏板。就算你以后从事不同的行业,你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习惯也必会为你的未来助力。

、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直至它变成你的习惯。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也许不能为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潜意识,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也就可知了。

千万不要总是对目前的工作漫不经心,也不要因为不怎么喜欢目前的工作而混日子,你应该趁此机会,磨炼、培养你的敬业精神,这是你的资产。

第14天  做大事要拘小节

王方和张圆原本都在一家国有大企业工作,他们两人的学历和能力都不相上下,关系也不错……工作一年多后公司改组,同时决定精简人员,上司曾暗示他们:两人中有一人要离开公司,另谋生路。

两人都知道自己的去留关键要看自己最后这一段时间的表现,因此工作上都比以前更卖劲了,上班绝不会迟到,忙完本职工作还要再继续表现,帮帮这个,又帮帮那个,洒洒水,拖拖地……一个月后,结果出来,王方走了,张圆留了下来。

事后张圆问他的直属上司:“我为什么比王方幸运?他的为人和工作能力也都不错呀?”

“说实在的,在你们俩中间选一个,我还真是有些为难,你们两个都是不错的孩子。”上司嘘了口气继续说:“后来,我从细小处发现,你有些地方比小王做得好。比如我有好几次在下班后去办公室,发现小王的电脑老开着,而人又不在,桌上的物品也显得乱七八糟。而你不在的时候,电脑总是关好的……”

于细微处见精神,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有不拘小节的时候。可我们要是能把细枝末节的事情也做得很好,那么我们就比别人要高一筹,这也许就意味着我们会比别人多了一份竞争力。

第15天 怨天尤人不知重塑自身

我们是否经常感到我们在工作上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却总是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这确实是一件较为苦恼的事。

我们要搞清楚自己是否真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干了很多的工作,而领导却不认账,还是仅仅是自己的看法,或者事实确实如此。如果你工作得很辛苦,但却没有效率、没有成绩,因而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我们就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提升自己的效率。

现实情况中,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对我们的赏识程度。

对于敢于委人以重任的老板,在他用人之际又苦于无人可用时,我们不妨来个毛遂自荐。对于胸有城府的老板,那我们就该慎于言,敏于行。老板交代的每件事都要办得妥帖利落,从而为日后我们想起重任做好铺垫。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上司了解你,从而使上司改变他原有的观点。

我们并不欣赏那种锋芒毕露、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的做派,但我们还是要偶尔显露一下我们的锋芒。因为这毕竟是开放的时代,酒香还怕巷子深呢。

获得上司的赏识很有必要,与同事们搞好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是打不好群众基础,某些同事要是向上司进点“谗言”,我们的上司极有可能被误导,从而让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我们要重视同事间的正常交往与沟通。

第16天  你够不够幽默

幽默是一种引发喜悦、以愉快方式娱人的语言技巧,是一种给人带来快乐的艺术。幽默能够帮我们在工作交往中与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我们使用幽默显示我们的乐观,自然可以赢得他人的喜欢和信任。好的幽默相当于好的仪态。

举止。

幽默的人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自然可以很好地调动别人的交往热情。

第一次交往,多少有些陌生感,幽默能使陌生感很快释然。

人际交往之中,有时难免会有尴尬的场面发生,幽默是化解困境的最友好方式。

犹如一桌美味佳肴能激发人的食欲一样,幽默风趣的态度,也是唤起别人交往热情的调味剂。

幽默的人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例如一位幽默的领导,只要他一张嘴,就能把下属哄得高高兴兴地卖命,既替公司省了薪水,又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当他要求一个赶着赴男朋友约会的女孩留下来加班时,他会故作谦虚地说:“我的头脑是286,你们年轻人是酷睿双核,所以那份报告应该可以很快给我才对。”他可以借助幽默和下属打成一片,而不是事不关己地站在高处指挥下属。同时也可以借用幽默来激励自己的下属。这样的主管,下属很乐意自己作出让步,自己做些牺牲!

用幽默打开交往之门,或许我们就不需要其他的钥匙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